央視《新聞1+1》2013年5月8日播出《就業:壓力之下,公平更重要!》,以下為內容實錄:
《新聞1+1》2013年5月8日完成臺本
——就業:壓力之下,公平更重要!
(節目導視)
解說:
北京不足三成,上海不足三成,廣東不足五成,下降的簽約率是否意味著“最難”就業年?
有企業表示,招聘職位的數量也比往年大幅減少了。
經濟增長放緩,畢業生總量增加,結構性矛盾突出,三重壓力下,政府又會采取哪些舉措?
應屆畢業生 小范:
(同學)還有將近一半沒找到,還在找的過程中。
解說:
699萬高校畢業生期待著機會的公平。
《新聞1+1》今日關注:就業:壓力之下,公平更重要!
主持人 董倩:
各位晚上好,歡迎您收看正在直播的《新聞1+1》。
我們先來看一組數字,這是今年教育部公布的2013年全國高校畢業生699萬,這是一個什么數字?建國64年以來,高校畢業生最多的一年,這是畢業的一方。我們再來看用人的數字,這是一個什么數字?來自用人一方的數字顯示,招聘崗位與往年相比下降大概是15%。一增一減,一漲一落,這使得今年的就業形勢就變得更加嚴峻。那今天我們關注的目光就投向高校畢業生這個群體。
解說:
699萬,這是教育部統計的2013年全國高校畢業生總數。一個龐大的對未來充滿無限希望的群體,又將離開校園。然而面對就業會有多少人必須要度過一個忐忑的夏天?在高校集中的北京,一組最新數據似乎在暗示今年的就業形勢還是不輕松。
2013年,北京地區高校畢業生高達22.9萬人,但截止4月中旬,北京地區高校畢業生簽約率尚不足三成,其中本科生簽約率26.6%,專科高職生簽約率16.84%,研究生簽約率35.69%。
解說:
不足三成的簽約率,是大多數高校畢業生還在選擇觀望嗎?再看看上海的情況,根據上海市學生事務中心統計的數據,上海今年有17.8萬高校畢業生。截止3月25日簽約率為25%,到4月10日形勢略有好轉達到了29%,這個數據較去年同期下降了約3%,而上海新一期的高校畢業生簽約率數據會在5月10日左右發布,預計不會有太大的漲幅,可能仍將維持在三成左右的水平。
應屆畢業生 小范:
(同學)也有將近一半沒有找到,還在找的過程中,崗位可能還是偏少。
解說:
來自廣東的小范讀的是工商管理專業,7月份即將研究生畢業。他說,“幾乎每一場高校畢業招聘會,他都跑過了,他的條件是2500元起薪,不介意從底層銷售員做起”。但是小范還是沒能找到崗位。
曾東陽 招聘會主辦方負責人:
從企業招聘的情況來看,營銷類跟技術類需求比較多,所以學這個方向的學生找工作比較容易。
解說:
除了北京、上海,廣東的情況也不樂觀,截至3月廣東應屆畢業生簽約率也僅為30%,截至4月15日,廣東省高校畢業生簽約率已上升至47.61%,但這一數字仍低于去年同期。
今年全球經濟仍然不大景氣,有企業表示,招聘職位的數量也比往年大幅減少。
招聘企業負責人
我們招5個儲蓄主管,往年儲備主管都有17到20個。
解說:
相對較有優勢的北、上、廣高校畢業生,其他的省市區的高校畢業生今年的就業情況又會如何呢?
鄭同學 武漢華中科技大學應屆畢業生 研究生:
大概總共應該投了30多家吧,回復的應該是十幾家,去參加過面試,大概5場左右,之前可能覺得碩士生畢業,可能找工作起碼也要七八千這樣的,后來因為今年這樣的形勢,能找個差不多的工作就可以了。
高同學 山西晉中學院應屆畢業生 本科生:
我其實報名報的挺多的,報了20多吧,但是說回復的就目前而言只有一家,好多單位看了我的簡歷或者說聽到我第一句說我是來自晉中學院的時候,好多就歧視了,可以說歧視了,我們班就業的,就目前而言還是待業的居多,應該有2/3,剩下的1/3有可能通過一些途徑被安排的。
解說:
4月10日,出席2013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推進會的教育部副部長杜玉波也印證了輿論對今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的擔心。
他說,當前我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復雜嚴峻,面臨經濟放緩、畢業生總量持續增加、結構性矛盾突出三重壓力。
董倩:
在談到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的時候,兩個詞的使用頻率是比較高的,一個是有業不就,另外一個是無業可就。有業不就,這是一個心態和觀念的問題,眼高手低,這不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范圍。我們今天更關注的是是無業可就,我們關注的是整個的這樣一個畢業生的群體,這種復雜還有焦慮的就業心態以及就業難背后所牽扯出來的一系列復雜,還有一系列的問題。那么說這個事我們首先要看兩組數據,第一組就是這些年來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率,我們來看2009年,我們國家大學畢業生的數是首次突破了600萬,2009年611萬,2010年630萬,2011年660萬,2012年680萬,2013年將近700萬。我們再來看2009年到2011年的就業率沒有太大的變化,穩定在86%到90%,這是這些年。我們再來看今年的情況,北京截止到4月19日前簽約率是28.24%,上海高校畢業生簽約率29%,廣東簽約率47%。那么這樣的一組數字,可能您注意到了這叫簽約率,前一組叫做就業率,兩者有什么不一樣?
接下來,我們就連線社科院社會學所的張翼研究員。張先生,首先您給我們解釋一下當我們引用就業率的時候,往往看到是比較高。那么說到簽約率今年截止到4月份,看到這個就變成了三四成,這是怎么回事?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