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 昨日,記者從最高法獲悉,近日最高法、最高檢通過的《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盜竊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稱,盜竊公私財物1000元以上定性為“數額較大”,應當立案。
最高法新聞發言人孫軍工介紹,盜竊犯罪是最為常見多發的一類犯罪,在各類刑事案件中,數量一直居首位。根據《刑法》,秘密竊取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多次盜竊公私財物的,應當立案。
新出臺的《解釋》對于“數額較大”的具體數額進行重新定義,從1998年規定的500元提高至1000元。《解釋》稱,盜竊公私財物價值1000元至3000以上、30000元至100000元以上、30萬元至50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孫軍工稱,據統計,1997年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60元,2012年為23903元,增長4.6倍。盜竊犯罪是侵財性犯罪,其定罪量刑標準的設定應當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狀況。
孫軍工介紹,除了盜竊財物的數額外,盜竊犯罪行為人的人身危險性,盜竊情節、后果的嚴重性,同樣也是影響社會危害性的因素。因此,司法實踐中對盜竊行為的定罪處罰,不能“唯數額論”,對于主觀惡性大,情節、后果較嚴重的,定罪的數額標準可以降低。
對于曾因盜竊受過刑事處罰的;一年內曾因盜竊受過行政處罰的;自然災害、事故災害、社會安全事件等突發事件期間,在事件發生地盜竊的;盜竊殘疾人、孤寡老人、喪失勞動能力人的財物的;在醫院盜竊病人或者其親友財物的,法院應予依法嚴懲。
【盜竊量刑】
●數額較大或者多次盜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一)盜竊金融機構,數額特別巨大的;(二)盜竊珍貴文物,情節嚴重的。(記者邢世偉)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