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總理在記者會上回答提問。新華社發
兩岸關系
花好總有月圓時
臺灣《聯合報》記者:李總理您好。近年來,兩岸關系獲得了很大的發展,請問總理您對于未來進一步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有什么樣的規劃和愿景?也就是說新形勢下兩岸關系的機遇和挑戰在哪里?
李克強: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居住在兩岸的是骨肉同胞。“同胞”這個詞、這個理念在中華文化當中是根深蒂固的,我認為這也是中華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的根源。所謂“打斷骨頭還連著筋”,同胞之間、手足之情,沒有解不開的結。
我們高興地看到,這些年兩岸關系向著和平發展的方向發展,兩岸合作的成果在不斷擴大。我想,只要堅持一個中國,維護同胞之情,兩岸關系發展的空間和潛力巨大。
我們應該充分地利用當前的機遇,而且使未來的機遇不斷地擴大。新一屆政府將會履行上屆政府所做的承諾,并且要努力尋求合作的新的推動支點。在推動大陸進一步開放和發展當中,會更多地考慮臺胞的福祉和利益,我們愿意與臺灣共享發展的機遇。
臺灣和臺胞在發展當中,可以更多地利用我們大陸發展的機遇。大陸和臺灣是我們共同的家園,把它一道維護好、建設好,使其花團錦簇,我想花好總有月圓時。也請你轉達我對臺灣同胞真誠的問候和祝福。
新城鎮化
改造一千萬戶棚戶區
新華社記者:總理,您好。當前社會上有很多關于城鎮化的討論,也出現了不同的聲音。有人認為城鎮化是現代化進程自然而然的結果,所以沒有必要主動去推進。也有人擔心隨著城鎮化的推進,會有很多農民失去土地,進而形成一個新的階層,城市貧民階層。不知道總理怎么看?
李克強:你剛才講到了社會上對城鎮化有許多議論,我大都聽到了,也很關注。因為中國的城鎮化,其規模之大為人類歷史所未有,不僅對中國的發展很重要,而且會影響世界。這些議論、擔心,我想都是為使城鎮化的路走得更好。
我們強調的新型城鎮化,是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現在大約有2.6億農民工,使他們中有愿望的人逐步融入城市,是一個長期復雜的過程,要有就業支撐,有服務保障。而且城鎮化也不能靠攤大餅,還是要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東、中、西部地區因地制宜地推進。還要注意防止城市病,不能一邊是高樓林立,一邊是棚戶連片。本屆政府下決心要再改造一千萬戶以上各類棚戶區,這既是解決城市內部的二元結構,也是降低城鎮化的門檻。尤為重要的是,新型城鎮化必須和農業現代化相輔相成,要保住耕地紅線,保障糧食安全,保護農民利益。
城鎮化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會帶來經濟和社會深刻的變化,需要各項配套改革去推進。
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 天大的事
法國《費加羅報》記者:現在環境污染和食品安全,包括北京的空氣質量狀況,已經成為嚴重的問題。我想請問,在中國政府保持經濟增長的同時,能否同時解決這些問題?中國的公眾和輿論是否可以更多地監督政府在這方面的措施?
李克強:剛才記者先生講到,一段時期以來,北京、實際上中國東部比較大范圍出現霧霾天氣,我和大家一樣,心情都很沉重。對這一長期積累形成的問題,我們要下更大的決心,以更大的作為去進行治理。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