潔潔餐公司,抹布擦玻璃杯后便封裝。
餐潔仕公司消毒車間內臟亂內景。筷子兩遍烘烤以后被隨意放置晾曬,之后會直接打包送上餐桌。
打包分裝都是赤手,綠源潔美老板娘(中)還在邊分裝邊抽煙。
生產
門口垃圾成堆,地上污水橫流。洗碗機上沾滿污垢,食物殘渣堵塞排水溝,酸臭味彌漫廠區。清洗池中漂著厚厚的油污,池中的水已變成乳狀。沒有徹底洗凈的餐具被黑乎乎的抹布擦干,之后進行封裝。
近日,京華時報記者隨機進入分布在北京郊區的5家餐具消毒企業,若非親身探訪,所見的這些場景很難與號稱“封閉清洗、高溫烘干、紅外殺菌、專業食品膜包裝”的消毒餐具聯系在一起。
“消毒餐具”,這個聽起來無比衛生的名詞,背后隱藏的卻是這樣的現實,這或許會刷新使用者對這個詞的認知。
2月末到3月初,京華時報多名記者進入5家餐具消毒企業:餐潔仕消毒餐具公司(朝陽區孫河鄉上辛堡村),綠源潔美消毒餐具廠(朝陽區黑莊戶鄉四合莊村),康興餐具消毒公司總廠(朝陽區黑莊戶鄉大魯店二村),康興餐具消毒公司分廠(豐臺區長辛店鎮蘆井村),潔潔餐餐具清洗消毒中心(朝陽區十八里店鄉老君堂村),目睹了這些企業將餐具消毒并送到餐館的全部生產過程。
這5家消毒餐具廠的清洗流程大同小異。
餐館里已經使用過的餐具被運回廠房后,員工會將餐具內的殘羹剩飯倒掉,并進行初次的人工手洗。隨后餐具在洗碗機中經過粗洗、精洗兩道程序后,進入高溫烘干消毒階段。上述工作完成后,洗凈的消毒餐具會由工作人員手工分裝封口,再被送上餐桌。
京華時報記者調查發現,在這一系列的清洗過程中,大部分環節存在著清洗不徹底、操作不正規等問題,灰塵等物的二次污染也完全沒有避免。
這些企業生產的消毒餐具并不衛生,問題尤其集中在分裝階段,部分員工上完廁所后直接赤手將已消毒餐具殘留的污漬摳下,或存在封裝過程中抽煙等現象。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