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本周,全國上下最為關注的新聞,無疑是2013年的中國兩會。5200多位新的代表、委員,將代表13億國人參政議政,為一個更好的中國建言獻策。本次兩會的焦點問題很多,今天《面對面》欄目要特別關注的是在今天剛剛公布的備受矚目的《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這也被公眾簡稱為大部制改革。對此,我們專門采訪了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的副主任王峰,請他為我們來解剖一下這一輪大部制改革的來龍去脈。
【3月10日上午兩會現場同期:馬凱對機構改革的說明】
【解說1】
在今天上午的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國務院黨組成員兼國務院秘書長馬凱就《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進行了說明。
【馬凱現場同期聲】
這次改革,國務院正部級機構減少4個,其中組成部門減少2個,副部級機構增減相抵數量不變。改革后,除國務院辦公廳外,國務院設置組成部門25個。各位代表,按上述方案,新組建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不再保留鐵道部、衛生部、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解說2】
自此,新一輪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的方案公布于眾。新一輪機構改革中,與老百姓關系最為緊密的一點就是對食品安全監管職能的整合。
近年來,“三聚氰胺奶粉”,“瘦肉精”、“地溝油”等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的發生,暴露出食品安全監管領域存在的弊端。目前我國的食品安全監管權分散在農業、質檢、商務、工商、藥監等不同系統之中,多頭監管、分段管理的體制,已成為制約食品安全監管的最大障礙。
【訪談內容】
王峰:現在食品問題依然是老百姓最關心的一個熱點問題,食品領域的安全問題,這個隱患依然不少,怎么辦?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企業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的問題,也有我們政府監管不是太有力的問題。監管是政府的責任,包括企業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有機制的問題,機制靠誰來建?也得靠政府,說來說去,政府的監管責任這塊是很重要的。在過去,我們的食品監管,在這次改革之前,它采取分段管理,生產環節或者加工環節歸質檢部門來監管,流通環節工商部門監管,餐飲環節或者叫消費環節歸誰管?歸食藥部門,叫食藥局它來監管。本來一個相互聯系非常緊密的監管環節,切成三段了,嚴格來講,是不符合管理科學規律的,它本身就是一個整體嘛,都是食品,應該是一個系統地來進行管理,這樣才能夠真正管住、管好。現在在分段管理的情況下,往往出現一些要么重復檢查,重復管理,要么就形成監管漏洞,形成空白。
記者:我們怎么改?
王峰:兩個字,整合,就解決這個問題了。
【解說3】
【馬凱同期】
組建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主要職責是,對生產、流通、消費環節的食品安全和藥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實施統一監督管理等。將工商行政管理、質量技術監督部門……
在此次的《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中,將現有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以及國家質檢總局、工商總局的相關司局合并,成立了新的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人們希望,食品安全監管體制的重新定位和設計,能給餐桌安全筑起一道沒有縫隙的屏障。
【訪談內容】
王峰:把這幾支隊伍都把它整合起來,第一,力量可以集中統一使用,也是顯而易見的,過去是分散的。第二,我在監管的過程當中,就可能把每一個環節,由一個部門來把它都想到了,想細了,它在監管的時候就不可能像幾個部門相互之間很可能有點推諉、扯皮呀,甚至工作銜接不夠。由于工作銜接不好,造成監管空白。一個部門要全面負責,就要統籌地來考慮這些問題。再一個,一個部門監管,它的好處在哪里?發現問題可以重點監控,在哪個領域當中有問題,我的力量可能要重點往這個方面去投。再一個,現有的一些資源我也可以充分利用。同樣,出了問題之后,也好追責呀,現在出了問題,往往是你推我,我推你。一個部門管,給誰推呢?你就是干這個事的,干得好,這是你的業績。干不好,出了問題,我們要依法追責的。現在責任明確,就一家管了。我前面講,管好是你,管得不好也要追你的責任,把隊伍統統整合起來,這樣力量就加強了。應該說這是我們這次改革,老百姓最關心的一點。也是這么多年,我們經過不斷地研究、探索、實踐,感覺不走這步不行了。所以,最后下決心把它整合起來。
【解說3】
在此次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中,鐵路改革尤其受到關注。在方案公布之前,有關鐵道部會不會被撤并就有著不同的猜測。直至今日,鐵道部仍兼具政府和企業雙重職能,這種政企不分的體制早已經弊端叢生,廣為社會所詬病。特別是近年來隨著鐵路建設的快速發展,推進鐵路改革的呼聲愈加強烈。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