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有所居”成為全國政協委員、住建部部長姜偉新的“中國夢”,一點也不令人感到意外。3月5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接受央視網記者采訪時,姜偉新表示政府必須將更多具體問題納入考量以實現中國人“住有所居”;而談及新出臺并引發社會極大關注的“國五條”,姜偉新表示,在試行一段時間后“也許會更加嚴格”。
“國五條”施行后或將更嚴格
包括“二手房交易按照增值額20%征收個稅”、增供給、強制限購限貸等內容在內的樓市調控重量級新政“國五條”細則于3月1日出臺,立即引起社會強烈關注,并引發滬深股市大幅下挫。此番關注延續到全國兩會期間,使得住建部部長姜偉新的每次露面都會遭遇媒體“狂轟濫炸”的提問與圍追堵截,使他不得不一度要“躲”著記者走。3月5日上午,姜偉新出席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茶歇期間在會場角落喝水時,接受了央視網的專訪,對近段時間的報道給出了他的解釋。
此前有報道稱姜偉新在駐地對媒體表示“‘國五條’剛剛出臺,要先看看市場的反應再說”,部分媒體將此解讀為政策或存在隨后放松的可能。姜偉新對此種解讀予以否認,“文件出來了,要執行。就如同所有新政一樣,需要執行一段時間后回頭再看。”但姜偉新表示,這不意味著“國五條”會如媒體猜測般在施行一段時間后退出,反而“也許會更加嚴格”。在樓市調控上不存在“先干干看,心里還沒譜”的情況,國務院發文意味著對后續效果“心理有譜”并有決心。
而對于昨日媒體報出“有中介稱‘國五條’細則中20%的征稅應由買主承擔”的消息,姜偉新向記者表示,這“只是中介的解讀”,絕非“國五條”出臺的初衷。
住建部長的“中國夢”:住有所居
對記者談到自己的“中國夢”,姜偉新不假思索地說出“住有所居”。但他也談到要讓這一夢想變為現實,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對待,包括房屋面積規劃、房屋質量以及保障范圍等一系列細節都將進入考量范圍之內、實現各個環節的配套。其中,低收入群體的“住有所居”就需要靠保障房建設來實現,姜偉新表示此前提出的“十二五”期間要完成3600萬套保障房的建設,不管短期內的開工數是否會因調控等原因調整,但是整個“十二五”期間這個數字絕不會有大的變化。
當“住有所居”成為全國人民都極其關注的問題,作為住建部部長的壓力之大不言而喻。面對記者這一提問時,姜偉新未否認自己有壓力,但他告訴記者壓力大也要完成目標。在城鄉地區差異、居民收入差異存在的情況下,社會處于計劃經濟向完善市場經濟的過渡中,“所有機制都需要一個不斷完善過程,只有多數人滿意、或者從長遠來看能保障絕大多數老百姓的利益,這才是政府做決策時要考慮的問題。”
住房市場還是要堅持以市場為主
昨天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發布會發言人傅瑩在回答記者提問時提到,中國已經找到了自己的正確道路,而且正在取得成功,沒有理由不堅持下去。對此姜偉新表示,中國住房市場的正確道路,就是要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方向下,堅持以市場為主,大力發展保障性住房。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