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大到無法依靠自身力量解決的麻煩,即便對深陷其中的全球航運業巨頭中國遠洋而言亦是如此。
“老船長”魏家福早已經預感到這樣的結果,并且早在去年上半年開始便通過各種方式進行嘗試,希望可以借助外力幫助行將駛入淺灘的中國遠洋調轉船頭重歸安全水域。
然而一年時間過去了,無論是行業大勢的回轉還是外部幫助都沒有如期望般來到,而一直以來籠罩一身明星企業家光環的魏家福卻漸漸失掉了之前揮灑自如的豪氣,一頂“A股虧損王”的大帽子不僅讓中國遠洋成為眾矢之的,也讓“船長”倍感壓力。
在寄予厚望的政府援助遲遲未見回響,中國遠洋滑向退市境地之下,魏家福在外界一片“聲討”聲中依然孤獨地抗爭著。
從行業龍頭到巨虧
1月25日,中國遠洋(601919.SH)發布“2012年年度業績預虧暨退市風險提示公告”,指出公司2012年的利潤仍大幅度虧損,繼2011年之后再次處于負值,或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按照中國遠洋投資者關系部的說法,持續大幅虧損主要仍是行業總體狀況不佳所致。中國遠洋方面指出,2012年干散貨航運市場持續低迷,波羅的海指數(BDI)全年平均值為920點,較2011年平均值1549點下跌40.6%,為該指數設立以來最為低迷的時期。燃油及相關成本則居高不下。公司的碼頭和物流業務雖然貢獻盈利,但尚不足以彌補航運業務的虧損。
從盈利近70億元到連年巨虧面臨退市風險,中國遠洋只用了不到三年的時間,公司股價也從2007年回歸A股后最高的近70元一路下跌至如今的不足5元。
中國遠洋多位高管去年在接受包括本報記者在內的采訪時曾多次承諾,最大的目標是盡一切可能避免ST。但是事與愿違,業內普遍認為中國遠洋2012年整體巨虧是大概率事件,而2012年四季度,中國遠洋也未等到大股東的資產注入和政府財政補貼。這意味著,根據交易所規則,連續兩年虧損的中國遠洋將被戴上“ST”的帽子,成為A股市場中規模最大的ST股。
魏家福并非對此沒有準備,早在去年上半年召開業績會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他便坦言已經向國務院寫了多封信件,希望能夠得到幫助,以拯救中國遠洋這艘偏離航向的“大船”。
此舉一經披露,便屢屢被各種媒體引述并傳播開來,一時間“虧損就向國家要錢”的聲討鋪天蓋地而來。
木已成舟,中國遠洋沒有盼到希望中的救助,只能力求盡力消除此前“救助論”帶來的影響。
1月29日,中國遠洋在京舉辦了一場小型媒體溝通會,董秘郭華偉表示“‘調結構’將成為中國遠洋未來減虧扭虧的重點”,而對于政府救助,郭華偉則表示“從管理層面上,大家的心態是,從沒想要依靠國家政策過上高枕無憂的生活”。
此前高調提出救助,如今卻低調放言“調整”,對于這幾年在中國遠洋實施了一系列堪稱亮眼的資本運作,打造龐大的海運帝國的魏家福而言,顯然頗為不甘。
“拿中國遠洋ST說事是居心不良。”在1月17日召開的博鰲亞洲論壇2013年中小企業發展論壇上,魏家福很少見地在公開場合“放狠話”,在他看來,這一切都是“國內有股妖魔化國企的風潮”所致。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