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截圖
網友說太丑專家稱設計有硬傷
據《楚天都市報》報道武漢地鐵吉祥物“鶴鶴”“豚豚”于19日通過媒體公布后,在網友中引起爭議。22日上午,武漢地鐵運營公司在聽取專家意見后宣布,“鶴鶴”“豚豚”在修改完善后,只作為地鐵安全文明乘車系列宣傳動畫片的角色,不充當地鐵吉祥物,武漢地鐵吉祥物將擇機重新設計。
原為動畫設計
地鐵運營公司介紹,“鶴鶴”“豚豚”最初是作為動畫片角色進行設計的。動畫片分為《武漢地鐵安全篇》《武漢地鐵文明篇》和《武漢地鐵便民篇》三大篇章,共30集、時長近50分鐘,每集片長1-2分鐘。該動畫片計劃本月底起在地鐵車站、列車上安裝的地鐵電視滾動播出。
“豚豚”以珍稀動物、被稱為“水中大熊貓”的長江江豚為原型,微笑的表情體現了武漢人的熱情與好客,其外套的綠色寓意乘坐地鐵、綠色出行。“鶴鶴”以江城黃鶴為原型,向上揮舞的翅膀寓意隨著武漢地鐵的開通,將為武漢的發展插上新的翅膀,連衣裙的粉色與2號線的標志色梅花紅相呼應。
然而,兩個造型公布后,引起不少網友“吐槽”。網友@Eddie-Lv調侃道:“還能再丑一點么?”還有網友揶揄:“鄉土氣息濃厚。”
專家予以否定
網友意見引起武漢地鐵運營公司重視。22日上午,該公司特邀湖北美術學院等單位的多位專家座談。
湖北美術學院設計系教授燕林說,“鶴鶴”的設計存在一些硬傷,如比例結構不美觀,嘴巴與臉部不協調,服裝不夠時尚,形象不夠靈動。他認為,這兩個動漫形象不適合作為地鐵吉祥物,但經過修改完善后,可以作為動畫片的角色。
也有專家指出,地鐵吉祥物的設計與動畫片角色的設計要求很不一樣,前者更抽象、更凝練,建議不要將二者混為一談,應單獨設計地鐵吉祥物。
或向社會征集
武漢地鐵運營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將責成設計團隊抓緊修改完善“鶴鶴”“豚豚”的造型,爭取有部分動漫片在本月底地鐵2號線開通時能在地鐵電視上播出。該公司今后將擇機啟動地鐵吉祥物的設計工作,不排除面向社會公開征集。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