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當地政府的經濟資助,57歲的王雪梅(化名)除了要承受喪女之痛外,還要背負更加沉重的經濟負擔。
王雪梅家在山西長治市,10年前自己唯一女兒的去世,曾讓她有過輕生的念頭,但是考慮到膝下還有一個外孫女,王雪梅咬牙堅持度日。
“我沒有經濟來源,掙不上錢。外孫女的學費一年是600元,連上書錢、生活費,一年下來也得六、七千元。”王雪梅說。
當長治市計生委通過走訪入戶得知王雪梅有困難時,協商教育部門免去其外孫女的學費。同時,對她進行了入戶幫扶,愛心綜合保險、居家養老服務一鍵通都已配備到位。目前,王雪梅在當地一家餐館打工維持生活。
在中國,像王雪梅這樣的群體稱為“失獨老人”,他們大都50歲開外,疾病或意外卻讓他們遭遇獨子夭折的厄運。在經歷了“老來喪子”的人生大悲之后,他們已失去再生育能力,只能獨自承擔養老壓力和精神空虛。
衛生部發布的《2010中國衛生統計年鑒》的數據顯示,中國每年新增7.6萬個失獨家庭,中國失去獨生子女的家庭已超過100萬個。
2007年,中國出臺了獨生子女傷殘死亡家庭扶助制度,經過10個省市試點后在全國推行。近年來,“失獨家庭”逐漸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中國多地的政府部門也在探索逐步加大對“失獨家庭”的扶助力度。
北京市提出,未來三年每年將為每位失獨父母出資2800元,購買涵蓋養老、醫療、意外、人壽、女性安康等險種在內的綜合性保險。在深圳,“失獨”家庭每月最高可領取政府補助為770元。
太原市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發展規劃處處長馬家麗說,今年11月,該市出臺的《領證獨生子女死亡的父母扶助金發放管理辦法》提出了兩項扶助政策:對領證獨生子女死亡家庭的一次性補助,在落實國家和省規定的基礎上,每個家庭再增加5000元;對49周歲以內領證獨生子女死亡的父母給予每人每月50元的扶助金,至49周歲止。
不過,也有專家指出,對失獨家庭來說,養老、醫療等物質保障固然重要,但是失獨老人遭受了精神重創,他們迫切需要精神上的撫慰。所以,需要國家出資,針對失獨家庭,建立起心理治療機構、社區、政府等多方共同參與的精神救濟機制。(記者原勛 魏飚)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