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溫主政成績斐然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11月8日報道】題:主席盛贊中國的偉大勝利
過去10年,中國從世界第六大經濟體躍升至第二大經濟體,國內生產總值增長了3倍多,大大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軍隊進行了現代化建設。
但是在胡錦濤看來,這些還不是過去10年最偉大的成就。
他在十八大開幕式上指出,總結10年奮斗歷程,最重要的就是形成和貫徹了科學發展觀。
【臺灣《經濟日報》11月9日報道】胡溫主政10年,大陸綜合國力不斷提升,GDP總量成長3倍,從世界第六大經濟體躍升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經濟體:對外貿易成長近6倍,出口排名世界第一,進口第二。2008年金融海嘯后,大陸更成為全球經濟成長的最大貢獻來源,和美國并列為G2,影響力與日俱增。大陸經濟發展的可觀成就,胡溫領導功不可沒。
【香港《明報》II月9日報道】過去10年,中國年均增長10.7%,遠高于世界經濟年均3.9%的增速;經濟總量從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人均GDP由1135美元提高到5432美元,年均增長10.1%,邁入“中等收入”國家門檻……這是近年來胡溫政府交出的一份漂亮答卷。經濟上的成就無疑是胡溫執政10年來最大的亮點。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業頻道網站11月8日報道】過去10年,從快速城市化和經濟增長到社會和政治發展,中國樹立了許多里程碑并創造了無數“第一”,這些都凸顯出中國在全球舞臺上的重要性。
這10年,中國的經濟增長仍然強勁,年GDP總量躍升至全球第二位。
經濟發展帶來收入增長。據國家統計局的數字,10年來,中國城鎮居民平均收入從2001年的約827美元增至2011年的約3711美元。
10年來,中國的消費總額達兩位數增長,為該國到2015年成為全球最大消費市場鋪平了道路。
全球舞臺展現自信
【日本《朝日新聞》11月9日報道】題:中國.展現大國自信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于8日拉開帷幕,胡錦濤總書記在其所作的報告中對自己的10年執政進行了總結,并且給出了中國未來的前進方向。報告81次提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展現出中國身為大國不愿被外國左右、決心走自身獨特內政外交路線的意志。
胡錦濤報告中涉及新戰略的“堅決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建設海洋強國”一段表述引起各方關注。
由于5年前的報告中并未有相關內容出現,因此足見中國在與日本發生圍繞尖閣諸島(即我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本報注)的對立以及與菲律賓和越南在南海爆發主權爭議后,認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近來,中國通過大規模增派海監船等方式.顯示保衛海洋權益已經被黨和政府明確列為最優先解決的問題。此外,中國也對美國“重返亞太”戰略有所警覺,通過“決不會屈服于任何外來壓力”等強硬措辭展現維護主權的決心。
胡總書記回顧了過去10年的外交工作,表示中國建立起有利于中國改革及發展的國際環境,表現出對中國依靠自身經濟實力而實現的國際影響力提升的驕傲之情。
基于中國仍是發展中國家的立場,胡錦濤還強調了國家應尊重彼此主權,共同維護國際公平正義,反對以武力解決國際爭端,展現出抵制歐美主導的世界秩序的姿態。
【美聯社北京11月9日電】中國在敘剩亞問題上的四點倡議是中國涉足國際調停事務的罕見舉動,標志著北京日漸增多的全球經濟利益是可以讓中國改變傳統的不干涉外交政策的。
胡錦濤主席在本周的黨代會上發表了定基調的報告,表達了中國打算在世界舞臺上更多地施展身手的意圖。
胡錦濤說中國將“以更加積極的姿態參與國際事務”,同時還強調北京對涉及主權的事情相當敏感,并反對外國顛覆別國國合法政權的任何企圖。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