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在鄭州專場招聘會上,用人單位代表(右)與求職者進行求職意向溝通。新華社發
人社部稱正規范公務員津貼補貼 防止公務員灰色收入過高
昨天,人社部新聞發言人尹成基表示,目前,各部門正在研究制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總體方案,經中央審議批準后爭取在今年年底前發布。尹成基說,方案涉及人社部的內容主要是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職工的工資制度改革。尹成基說,人社部目前已著手推進有關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相關工作。比如規范公務員津貼補貼、實施事業單位績效工資制度和企業單位最低工資制度等。
解讀
開展規范公務員津貼補貼工作 津貼補貼占工資比不應超四成
人社部新聞發言人尹成基稱,人社部目前正在推進收入分配改革方面的制度建設,比如開展規范公務員津貼補貼工作,事業單位績效工資的實施也在推進當中。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教授袁鋼明認為規范公務員津貼補貼工作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的重中之重,具有極為重要的標桿意義。
他解釋,長久以來公務員的收入都是事業單位、國企和私企確定職工收入的最重要參照物和基準線。而目前,我國公務員收入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公務員收入的“雙軌制”,即基本工資和津貼補貼的比例不固定,尤其是津貼補貼的發放比較混亂,有些地區、部門還存在畸高問題,甚至超過公務員基本工資。公務員收入貌似低而實際高的局面,也成了一些事業單位和國企任意提高工資和亂發津貼補貼的理由。
袁鋼明認為,規范公務員津貼補貼是防止公務員灰色收入過高,消除社會不公平現象。對于規范的方法,他認為應該通過灰色收入透明化和比例標準化這兩項舉措來實現。
袁鋼明介紹,有關部門應該敢于明確提出降低公務員津貼補貼的要求。他認為,在一些部門和地方,公務員津貼補貼高于或者等于基本工資的現象是不正常的。在我國后續將出臺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中,他認為應該明確規定公務員津貼補貼所占基本工資的比例。他建議,根據公務員層級不同,公務員津貼補貼所占基本工資的比例應在30%至40%不等,絕不能過多。同時,應該勇于實行各部門公務員津貼補貼比例公示的制度,讓群眾能夠監督。
18省最低工資標準增近兩成 應提高企退人員等四類人所得
尹成基稱,在企業工資方面,這幾年嚴格實施最低工資制度,建立最低工資制度也對于保障一線員工的基本勞動報酬權利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尹成基還介紹,截至9月底,全國有18個省份調整最低工資標準,平均調增幅度為19.4%。
袁鋼明提出,醞釀多年才出臺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必須落到實處,讓廣大百姓嘗到改革的甜頭。在政策落實這方面,收入分配改革最重要的就是人社部通過對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職工的工資制度改革,能夠擴中、提低和限高。袁鋼明分析,擴中應該是這里面最重要的一環,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落實后,應確保在企業效益增長的前提下,必須為職工漲工資。
袁鋼明分析,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簡單地說收入提高就一定能夠改變貧困狀態。因為收入差距很大的問題得不到解決,平均收入再高,對于平均收入以下的,特別是收入極低的貧困者來說是沒有太大意義的。
中國勞動學會副會長兼薪酬專業委員會會長蘇海南接受媒體采訪時認為,“提低”的重點是提高農民、城鄉貧困居民、企業退休人員和低收入工薪勞動者這四類低收入者的所得。其方法首先要努力擴大就業,尤其是要解決低收入家庭的就業問題。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