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近日輿論熱議的北京電視臺“天下收藏”欄目中“錯砸”真文物的消息,北京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官方微博“北京發布”21日發布消息稱,經北京市文物局組織專家鑒定,所有被砸“文物”都是假的。
該微博稱,近日有網民質疑王剛在北京電視臺“天下收藏”欄目中把真文物當成假的砸了。北京市文物局對此事高度重視,立即請北京市文物鑒定委員會(鑒委會)的專家前往鑒定。經對砸了的“文物”殘品鑒定,所有被砸“文物”都是假的。短短幾個小時,這條微博便被轉發了上千次。
記者從北京市文物鑒定委員會內一位專家處了解到,21日下午,在北京市文物局組織下,共有4位鑒委會專家對在首都博物館展出的30余件“贗品”進行了鑒定,最終得出一致結論:所有被砸“文物”都是假的。
日前,首都博物館和北京電視臺“天下收藏”欄目組聯合舉辦了《“假”如這樣――真“假”藏品對比展》,從被砸掉的300多件“贗品”瓷器中選擇了其中的30余件高仿品,同首博的館藏珍品對比展覽。在展出過程中,中國收藏家協會玉器委員會主任姚政、中國管理科學研究學術委員會文物鑒定專業委員會主任寧玉新等在反復觀看展覽后公開宣稱,該欄目所砸掉的“贗品”中有不少是真品,引發輿論熱議。
據了解,在節目中,主持人王剛持有一把紫金錘,如果經在場專家鑒定持寶人的瓷器為假,在雙方簽署完畢協議后,他會揮起紫金錘將“贗品”砸碎。據不完全統計,自從2006年4月開播以來,王剛一共在節目中砸碎了300多件“贗品”。在該節目的簡介中,“去偽存真”是其宗旨,“砸寶”也因而成為“天下收藏”和其他鑒寶類節目的最大不同,也是該節目吸引觀眾眼球的最大賣點。然而,也正是“砸寶”,引發了最大的爭議。
不少網友認為,再棒的專家也有打眼的時候,而且瓷器無論真假都是藝術品,包含了諸多文化,即便年代是假的,但文化永遠是真的。(記者 岳瑞芳)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