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三國殺”:“掐價”還是“忽悠”
“上午9點開始,京東大家電價格絕對比國美蘇寧門店低10%。如果蘇寧敢賣1元,那京東的價格一定是0元!”8月14日晚,京東商城CEO劉強東微博上的一句“狠話”,不僅逼蘇寧、國美等被點名對手上陣應戰,更吸引了當當、易訊等企業“亂入”,演變為整個電子商務行業的混戰。
15日打開各大電商網站,國美電器網上商城在首頁顯著位置叫板稱“全線商品比京東低5%,國美商城從未如此便宜”。而京東、蘇寧雖未將“口水戰”搬至首頁,但頁面上卻充斥著打折、低價、優惠、0元購等字眼。這場被譽為中國電商史上“最歡樂、最混亂、最大規模”的價格戰吸引了眾多消費者的眼球。不過,看似“真刀真槍”的死掐,消費者真的“漁翁”得利了嗎?
是數字游戲還是廣告秀
9:00,價格戰如約打響。一些消費者打算血拼一把。記者注意到,蘇寧易購網因繁忙一度無法打開,京東則是在9點過后的20分鐘里,接到將近5000萬元的訂單,高過往常。
然而,消費者卻沒有完全享受到電商大戰帶來的實惠。價格戰開打之后,購物網站登錄速度慢;熱門產品鏈接打不開;所選擇的產品顯示為缺貨等問題接踵而至。消費者的購物體驗大打折扣,不少網友覺得自己被忽悠。
電商的價格大戰更像是一場數字游戲,讓消費者捉摸不透,也難以把握。有網友指出,京東和蘇寧等電商相同產品不多,所謂的價格戰名不副實。而即便為數不多的相同產品,各電商的價格也飄忽不定。同樣一款電視,京東從7099元降到4099元,蘇寧從3588元降到2299元,京東又迅速降到2288元,不久又漲回4099元,目前,京東與蘇寧同為2599元。網友驚嘆,難道京東與蘇寧握手言和了不成?
也有一些消費者提出,這是一場聯手廣告秀,“作秀”成分居多。還有一些消費者提出,京東此次促銷主打大家電品種,這些都是耐損耗品,一次置辦后能使用多年,而小家電這類更新換代快的產品,則不在“零毛利”之列,顯得誠意不足。網友“2012王者歸來了”的抱怨代表了一部分人的質疑:全是高端存貨不好賣的,這樣降法只是你們三家都受益。
對此,一位電商負責人向記者坦承,會出現實際銷售價格低于供貨商價格的可能性;此外,促銷的初衷也有清空庫存,回流資金的考慮。
另一位電商負責人吐露了同樣的“苦衷”:當前電商行業面臨消費萎縮、庫存過高的問題,使得電商現金回流的壓力很大,不得不采用價格手段參與激烈競爭。
“從京東‘網上約架’到‘見招拆招’,看不出太多理性的成分。”中國消費者協會副會長劉俊海說。本輪的“價格戰”看不出是為消費者提供多樣性的產品和更好的服務,只是一味壓低價格,實現企業自己“圈客戶”的目的。
誰為瘋狂買單?
這場消費者的狂歡因其程度之慘烈,讓財經觀察人士嗅出了危險的氣息。部分專業人士直言,這場大戰暴露了多年來中國電商的問題,惡斗的結果不一定就是真的造福于消費者。
經濟學博士、經濟評論員馬光遠認為,中國電器行業最可怕的競爭開始了。“價格戰掩飾的是中國電子商務這么多年商業模式和盈利模式的殘缺。由于行業的進入門檻極低,為了擴大地盤,就只能用低價這種不可持續的手段。”
一旦無序競爭不斷擴大,整個家電行業也會對電商說“不”。一位家電生產商對記者說,現在廠商普遍對價格戰持觀望態度。當前廠商利潤本來就不高,電商持續壓低價格,這是逼著我們“跳水”。
馬光遠還表示,如果京東真的能戰勝蘇寧,蘇寧的累累白骨換來的將是中國電器告別廉價時代。消費者將為京東的瘋狂買單!
財經專欄作家吳曉波認為,本次大規模家電價格戰不可能推動技術進步,風險資本的野蠻程度也警醒了產業資本,但因制造業利潤和物流成本的剛性化,從長遠看,此次價格戰對家電零售價格的影響很可能微乎其微。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