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圖
“蘇拉”前腳走,“海葵”后腳來,這一次來勢更兇猛。
面對無法抗拒的自然災害,浙江省7日組織了107萬人的緊急大轉移,上海市當天也緊急撤離了20萬人。
臺風步步緊逼,一時卷起千重浪
據氣象專家介紹,“海葵”剛生成時移動很快,約每小時30公里;5日起移動明顯減慢,6日有一段時間甚至不動,7日再度加速移動,到7日20時,其中心最大風速15級,中心氣壓945百帕。
專家預計,“海葵”登陸地點在三門灣一帶沿海,登陸時間大約8日5時至6時,其影響程度同2004年在臺州登陸的強臺風“云娜”相似。
資料顯示,“云娜”臺風曾造成浙江省179人死亡,9人失蹤,直接經濟損失達181億多元。
監測顯示,6日8時至7日20時,浙江省單站累計降雨量超過50毫米的有279個站,超過100毫米的有75個站,超過200毫米的已有10個站,寧海縣韓家岙達到了256毫米。
截至7日15時,浙江沿海海域最大浪高舟山達7.2米,溫州達8.2米。
截至記者發稿時,臺州大陳島風力曾達到16級,島上電力中斷。浙江三門泗淋鄉、健跳鎮等地,出現樹木吹斷、房屋倒塌、道路受阻等情況。
專家預測,由于大陸高壓東移,引導氣流由偏東轉為東南,“海葵”登陸后有可能向偏北方向移動,在華東地區滯留的時間較長,浙江、江蘇、上海等地部分地區的降雨估計會在3天左右。
“海葵”臺風影響期間(7日-10日),浙東、浙北及浙中偏東地區將有100毫米以上、局部200毫米以上降水,特別是甬江、椒江及曹娥江部分地區可能達到300毫米以上降水。
大災害不可抗,三十六計走為上
面對臺風,浙江省委書記趙洪祝、省長夏寶龍多次表示,要以“不死人、少傷人、少損失”為目標,不留一處死角;要將人員轉移作為防臺的最有效措施來抓,絕不疏漏一處、疏漏一戶、疏漏一人。
浙江省7日上午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受臺風嚴重影響的地區應該根據預案采取停工、停業、停課、停運、停市等應急措施,并嚴令嚴防已撤離的人員擅自返回,臺風嚴重影響區域的學校、培訓機構一律暫停各類補習班和興趣班等,關閉臺風影響地區的景區,停止游樂設施、游覽船只營運。
8月6日下午,溪水暴漲,居住在三門縣海游鎮后林村山根里壁溪灘邊的兩戶農戶在村干部再三勸導下還不愿轉移。得知情況后,片長葉鑫煥帶人第一時間趕到現場,耐心解釋,極力勸導轉移。最后在轉移途中,溪水已漫過小路,深至膝蓋。被解救的群眾后來說,如果晚走幾分鐘,就有可能被困在里面,面臨生命危險。
80多歲的王善華老人堅持要留在家里,寧海縣黃壇鎮人大主席龔以海和村干部足足勸了他3個多小時,才使他同意到安置地點暫住。“真到了最后關頭,就是搶也要把老人帶走!”龔以海說。
來自浙江省防汛抗旱指揮部的統計顯示:截至7日21時,全省已經轉移了1073662人。其中危房轉移人數380757人、可能出險水庫和易遭洪澇災害威脅影響人員76207人。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