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甘肅省第二醫院食堂一角,擺放著豬蹄等藥膳。
5月29日,甘肅省衛生廳家屬院墻上,掛有四季養生的宣傳板。
李少波真氣運行研究室的經絡模型。
甘肅省第二人民醫院設立的針灸館。根據甘肅省的政策,中醫針灸、拔火罐等100%報銷。A12-13版攝影 新京報記者 孟祥超
衛生廳長劉維忠的中醫復興運動
甘肅衛生廳長號召練真氣無藥治病;發文要求二級以上醫院設藥膳科,西醫職稱加考中醫;拔火罐針灸100%報銷
力挺了一個“真氣運行培訓班”,甘肅省衛生廳長劉維忠被舉國關注了。這個培訓班號稱讓41人打通了任督二脈。隨后,劉維忠被輿論“圍攻”。
記者采訪發現,早在“打通任督二脈”之前,劉維忠發展中醫藥的步子就邁得很大。做廳長4年來,他對中醫的“扶持”,滲透到各個方面。例如要求每個西醫科室配中醫,例如讓西醫脫產學習中醫,職稱考試考中醫。
按照甘肅省中醫藥發展規劃,再結合甘肅省人口數,到2015年,甘肅預計每人年均看中醫21次。
41人“打通了任督二脈”,劉維忠自己站在了風口浪尖。
5月26日,甘肅省衛生廳宣傳處處長楊敬科說,廳長劉維忠近來壓力大,氣色不好。“無藥治病”事業正被質疑。
此前,5月22日,劉維忠在微博上轉發了一則來自衛生廳官網的新聞:甘肅省47名醫務骨干參加了“真氣運行法”培訓班,經9天培訓,41人“打通了任督二脈”。
消息一出,輿論嘩然。劉維忠此前推崇豬蹄治病、黃花菜治抑郁癥等,又被媒體翻了一遍“舊賬”。
劉維忠微博回應:打通任督二脈只是讓氣血更加通暢。
不過,劉維忠推崇的真氣運行法(下簡稱真法),并不認為自己只是讓氣血通暢。綜合媒體此前報道,真法曾稱能治乙肝、癌癥、塵肺病等80多種重、慢疾病,很多病癥能治愈。
今年2月,甘肅省衛生廳曾發文,號召全省醫務人員學習真法。據媒體報道,劉維忠廳長要讓全省人人練習此法,以達養生保健,無藥治病之效。
真法,是劉維忠發展甘肅中醫藥的眾多創舉之一。2008年劉維忠從甘肅省人口與計劃生育委員會主任一職調任省衛生廳長。4年來,甘肅省衛生系統進行了一場轟轟烈烈、頗富爭議的中醫運動。
運“真氣”無藥治病
真法傳人李天曉稱,真法治過癌癥晚期、艾滋病,效果很好
汪龍德是“打通任督二脈”的41名學員之一。這名甘肅中醫學院附屬醫院的副書記,稱自己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上大學時就練過真法,但當時年少無法靜心,一學期下來沒感覺。這次培訓,他7天就打通了任督二脈,“后背發熱、四肢發麻”。
根據劉維忠自己的說法,他對真法的認識也是大學時候開始。
2011年7月,《中國中醫藥報》曾連載劉維忠文章《欠發達地區發展中醫藥工作的實踐與探索》。文中劉維忠稱,大學時有同學得了乙肝休學半年后轉陰,這名同學稱練習了真法。后來這個同學“教我們班上每個同學練習了真法”。
劉維忠還在文中提到“真氣運行法創始人”李少波,“甘肅中醫學院老中醫李少波教授今年100多歲了,他提出了一個重要觀點非藥治療”。
5月27日,李少波的女兒、真法“傳人”李天曉說,父親少年時用祖傳“吐納引導”之術治好了肺結核,后來還治好了塵肺病等。李少波去年去世。
李天曉稱,真法治過癌癥晚期、艾滋病,對這些醫療界無解之癥,“效果很好”。
去年甘肅中醫學院附屬醫院成立了“真氣運行研究室”。李天曉說,省衛生廳審批了真法診療乙肝、消化性胃潰瘍的科研課題。
在有關真法的一份“學術會議”資料中,列舉有幾十例重癥患者康復的“現身說法”。一學員稱練功時背后冒黑粉,丹田發亮光。
李少波2002年出版的《真氣運行法》中提到練真法者“可元神出竅,見到美好景致”,“頭上可出現光色”,“可見神鬼來侵”。
一名甘肅省衛生廳人士注意到真法中“元神出竅”的描述,他稱不可思議,不知廳長是否讀過《真氣運行法》。
西醫獎金與中藥掛鉤
發展中醫的舉措有,考核西醫科室的中藥用量,“上不去的扣獎金”
在號召醫務人員練習真法前,甘肅省衛生廳已推出諸多措施,“扶持中醫藥發展”。
2009年2月,甘肅省衛生廳下發文件,要求“西醫學中醫,中醫學經典”。省里最少每年辦兩個為期半年的脫產班,每年培養100人以上。
蘭州大學第一醫院西醫大夫張煒報了名。學完中醫,他又學了“經典”,還參加了40多人的中醫研究生班。按衛生廳文件,研究生班每年每人補助1.2萬元。
李丁(化名)是一家三甲醫院的西醫,他也報名學了中醫。他想趁機放個大假,單位還工資照發。
根據甘肅省的文件要求,西醫晉升高級職稱時必須加考《中醫學》,占20%分值。一些西醫不能接受,“你們沒有事干了嗎?”要求取消這個政策。
據劉維忠文章講述,衛生廳當時壓力很大,“只好找省委書記陸浩和省長徐守盛作了批示,《甘肅日報》和甘肅電視臺播發了領導批示。這才統一了大家的認識”。
衛生廳要求綜合醫院成立中醫管理科和中醫科。劉維忠稱“中醫管理科就是考核西醫科發展中醫的情況”。并要求“每個醫院都要考核西醫科室中藥用量,上不去的扣獎金”。
還要求每個西醫科室配一名中醫,建立西醫科室邀請中醫師查房、會診制度。“西醫查完房后,中醫查,這樣中藥用量就上去了”。
所有綜合醫院的重癥監護室,都必須配中醫,“中醫和西醫同時開展搶救,要讓搶救成活率提高5個百分點”。
“我們改了等級醫院的驗收標準。三級、二級醫院驗收,中醫發展情況做到一票否決。中醫發展不起來,等級醫院不能通過驗收,逼著他們發展中醫。”劉維忠在文章中總結。
省衛生廳還曾發文提高中醫床位補助,中醫科補助提到西醫的1.5倍。
根據衛生廳規定,綜合醫院里的西醫科,也必須掛上中醫養生知識。天水第一人民醫院的一名內科大夫說,衛生廳2010年有要求,西醫也要開中藥。他說自己不懂中藥,只好開一些中成藥。
中藥報銷“百分百”
“只要患者吃中藥,報銷率提高30%。”劉維忠稱此舉旨在推廣使用本地中藥材
5月28日,蘭州某三甲醫院一名外科主任說,他的科室,現在用中藥的人占一半。中藥能全部報銷,作為西醫也能完成“開中藥”的任務。“老百姓高興,我們也高興”。
2010年3月,甘肅省衛生廳發文要求每個縣編10個左右的中醫處方,治療縣域內常見病。后來衛生廳與人社廳聯合發文,使用這些處方,100%報銷。除此,門診吃中藥、使用針灸、拔火罐等療法,也100%報銷。
“只要患者吃中藥,報銷率提高30%。”2011年,劉維忠在《欠發達地區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實踐與研究》(以下簡稱《實踐與研究》)一書中稱,此舉旨在推廣使用本地中藥材。
上述那位外科主任說,他讀過劉維忠關于醫改的論文,其中提到“在綜合醫院設支持中醫獎,哪個西醫宣傳中醫宣傳得好,介紹病人到中醫科去,就給他獎”。這名主任認為“介紹病人”是將患者當成利益分配工具,“你把老百姓當什么了”。
2010年,甘肅開展省、市、縣、鄉、村五級中醫藥師承教育試點。在全省選1000位“名中醫”,每人帶1至3名徒弟。省財政給每個師傅補助6000元、每個徒弟3000元。
一家省級醫院中醫科主任說,他沒找到合適的徒弟,最終帶了3名西醫。
對這一活動,劉維忠有描述:“我們還在皇甫謐墳前,舉行了拜師儀式。”(皇甫謐被認為是中醫針灸鼻祖編者注)。
在推出各種政策的同時,宣傳中醫的文化活動也在進行。2010年,甘肅省衛生廳出資100萬,慶陽市出100萬元,排演隴劇《醫祖岐伯》。岐伯是傳說中的遠古名醫,一般認為是慶陽人(另一說四川鹽亭人)。劉維忠也是慶陽人。
節目進行了招標,中標的是慶陽市隴劇團。此前,該劇團已排演了秦劇《皇甫謐》,耗資也是200萬,省衛生廳、平涼市各一半。《皇甫謐》還先后兩次進京“匯報演出”。
醫院須設藥膳科
劉維忠推崇藥膳。甘肅省3月份發文,要求二級以上醫療機構成立藥膳科
在學習中醫之后,張煒這名原西醫大夫,兩個月前被任命為中醫管理科科長。
5月29日,張煒說,他上任后通過與醫院繼續教育科合作,要求全院醫務人員都參加中醫培訓。
甘肅中醫學院附屬醫院醫生魏清琳所在的針灸科,幾年前只有一個科室5個床位,現在5個科室,100多床位。
她說,以前做課題,最多3000元經費,現在,中醫科研項目成為省重點課題,科研經費有10萬。根據甘肅省衛生廳官網統計,截至今年2月,近5年來,該省立項各級別突出中醫特色的課題180多項。
5月29日,甘肅省第二人民醫院,餐廳一角擺放著藥酒、粥、豬蹄等添加了中藥的藥膳。醫院張貼有領導視察該院的報紙,大標題是“送水果不如訂藥膳”。
文中稱,領導指示“要逐步改變患者家屬親友探視習慣,將買花、送水果引導為到藥膳科訂藥膳。”
今年3月30日,甘肅省衛生廳與商務廳、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聯合發文,要求“二級以上醫療機構成立藥膳科”。
甘肅省二院去年剛獲批三甲。一名工作人員稱,該院的中醫參與率達到85%。劉維忠曾多次點名表揚。
劉慶偉(化名)是一家三甲醫院的骨科醫生。據他講,舟曲泥石流發生后,一些病人被安排到他們科室。治療中,有人拿來很多中藥,說是衛生廳要求給患者喝。劉慶偉說他不知道這些藥什么成分,沒敢給病人用。“我們很忙,他(劉維忠)自己玩吧”。
“把西醫說得一文不值,把中醫說神了。”劉慶偉覺得,這不是科學態度。
根據劉維忠自述,幾年前,甘南發生甲流疫情兩個病人昏迷。院長打電話給他,劉維忠說:“用上中藥,人死了我不找你麻煩,不用中藥,人死了我要找你麻煩”。
“我有個經驗,病人做完手術后吃豬蹄子或通過胃管灌些豬蹄子煮的湯,7天左右傷口就長好了。”無論寫文章還是微博,劉維忠很多次提到豬蹄的療效,也因此被網友戲稱“豬蹄廳長”。
他曾說省內醫院重點科室都在用豬蹄,“效果非常好”。5月29日,兩名不愿具名的ICU醫生說,豬蹄是營養學的事,與治病救人沒關系。他們稱并未在用豬蹄。
一名三甲醫院的中醫科主任擔心,劉維忠把中醫說得太玄了,反而可能會害了中醫。
西醫出身迷中醫
一名醫生發現,無論會議是什么內容,劉維忠必然會談到中醫
熟悉劉維忠的人,對他的印象是不循規蹈矩,辦事干脆。一位衛生廳人員稱,劉維忠執行力很強。
任督二脈事件后,劉維忠一直未接受采訪。在回復記者的短信中,劉維忠說“不能采訪,會影響這項事業”。
6月3日,蘭州市城關區,省衛生廳家屬院門口,暢家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正在搞裝修。工作人員說,這是按照市衛生局要求的統一標準在裝修。他們為此擴租了200平米,設置中醫病區。這名工作人員說,服務中心夏天每天十幾個病人,冬天不過四五十人。不知道以后服務中心如何生存。
在劉維忠居住的單元門口的墻上,掛著中藥養生食譜。小區內的墻上,掛著春、夏、秋、冬四季養生的宣傳板。
蘭大一院的劉東漢教授,是劉維忠最推崇的中醫之一。5月27日,劉東漢說,劉維忠雖然大學學的是西醫,但是個地道的中醫信徒。
“中醫有幾千年的歷史,西醫傳入中國也就100多年的歷史。西醫傳入中國之前,中國人看病只能靠中醫……”劉維忠認為“中醫和西醫相比有不少優勢”。
劉維忠1978年至1982年在蘭州醫學院讀書。甘肅省中醫界流傳著劉維忠學中醫的故事,說每到寒暑假,同學們都回家,唯有他跑到蘭大一院實習,抄中藥方子。劉東漢是他當時的老師之一。
劉東漢了解到,劉維忠在農村老家的母親是一名土中醫,“很會用中藥”。
大學畢業后,劉維忠并沒成為醫生,而是做了行政工作。
一名甘肅省二院的醫生說,他曾參加過幾次劉維忠出席的會議。給他的印象是,無論會議是什么內容,劉維忠必然談到中醫。
劉東漢說,劉維忠懂得陰陽五行,還寫了與此有關的書。在劉維忠的《實踐與研究》中,他用陰陽五行的理論,給舟曲泥石流堰塞湖的破除工作,分析了“病情”。“形成堰塞湖的主要原因是土克水,最初人們用爆炸的方法,即用火來克土的方法解決堰塞湖的問題,7天沒有一點進展。后來用挖掘機挖土,即木克土的方法很快就見效了。”
劉東漢認為,劉維忠發展中醫的做法是對的,只是有時顯得意識超前。“有些西醫不理解,是還沒嘗到中醫治病的甜頭。”
中醫教育“娃娃抓起”
在慶陽市,小學生和幼兒園大班生被要求每天朗誦“中醫藥歌訣”,不能少于15分鐘
“甘肅人窮啊,醫改摸索點傳統的、簡單的方法,包括食療、無藥治療(鍛煉、針灸、刮痧、真氣運行等)方法治病。”5月25日,劉維忠在微博中說。
2011年7月時,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與甘肅省簽署協議,甘肅成為中醫藥發展綜合改革試點示范省。
根據甘肅省中醫藥事業“十二五”規劃,到2015年,中醫醫院總診療人次超過5.5億。同時,中醫數量將從1.7萬增加到4萬。
根據甘肅省社會事業“十二五”的規劃中,全省常住人口2015年控制在2653萬人以內。以此計算,3年后,甘肅人均每年看中醫約21次。
“氣為元,功能強,天地道,化陰陽……”在劉維忠的老家慶陽,已“從娃娃抓起”中醫藥啟蒙教育。
慶陽市教育局、衛生局2011年3月聯合發文,要求全市小學、托幼機構,開展“中醫藥歌訣誦讀”活動:每天安排一定時間誦讀,并要求學生在家誦讀不少于10—15分鐘。
除此,校園和教室里,要裝飾中醫的內容,張貼、懸掛中醫名人畫像、書法作品。
4個月后,慶陽市衛生局“不完全統計”:市內所有小學和幼兒園大班學生都能熟背《中醫啟蒙三字經》和部分《中藥方劑湯頭》。
甘肅中醫藥發展,目前擴大了推廣面。
今年5月25日,甘肅省食安辦、農牧廳、衛生廳三家聯合發文,要求中草藥在養殖業發揮作用,在動物防疫中,優先使用中草藥。
在任督二脈事件后,5月25日,劉維忠在微博中稱,愿意犧牲自己的政治前途,換來甘肅中醫的發展。
6月1日,一則消息被廣為傳播,李少波真氣運行研究所被認為涉嫌違規開培訓班。
當天,另一則新聞傳播更廣。衛生部發言人回應“任督二脈”,稱真氣運行學培訓班“主要目的是使醫務人員了解和掌握更多的中醫知識和方法”,并稱“鼓勵開展理論探索、實踐創新和學術爭鳴”。
這天一早,劉維忠在微博上連續兩次轉發了這條新聞。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