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北京市發改委委員李素芳】
歷時幾個月的調研和征求意見之后,北京階梯電價方案出臺,并于昨日舉行了聽證會。方案的出臺經歷了什么過程,各項數據設置出于什么考慮?帶著這些問題,本報采訪了市發改委委員李素芳。
初衷
階梯電價不是為了漲價
新京報:此次階梯電價調整的背景是什么?有網友說調整之后,電價是“只漲不降”。
李素芳:執行階梯電價,是國家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后非常必要的舉措。定電價是國家的事權,此次北京也是按照國家統一部署和要求,制定具體方案,在聽證后再上報國家,經國家審核以后對外公布。政策的初衷不是要調價,而是建立階梯電價的機制。
新京報:階梯電價的推行準備了多久?
李素芳:階梯電價的推行是很漫長且復雜的,并非一蹴而就。以國家為例,2004年起,全國就先后在浙江、福建、四川開展居民用電實行階梯電價試點,2008年,國家開始研究在全國范圍內推行居民生活用電的階梯用電政策。北京也一直在做階梯電價的研究制定工作,并從2009年著手于一些數據資料的收集分析,以及前期調研準備工作。
新京報:北京的居民用電方面,用得多的人群的比重有測算嗎?
李素芳:北京居民用電占總量的23%,高于全國12%的比重,且這幾年保持較快的增長態勢,高于全社會用電增長幅度。
從具體用電量看,北京20%的高用電用戶,消費電量占到全市居民總用電量的47%。最近我們的調查顯示,即便是在同一個小區,不同家庭的用電差異也很大。而從全市平均看,去年每戶平均月用電量為144度。
這說明這些高用電用戶還有很大的節電空間,此次實行階梯電價,也是引導這些高用電用戶合理調整用電行為,促進節能減耗。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