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西村高達328米的中國第八高樓“龍希大酒店”開業迎賓
新華網南京10月8日電(記者 劉巍巍 孫彬)有著“天下第一村”美譽的江蘇省華西村8日迎來了建村50周年華誕,高達328米的中國第八高樓“龍希大酒店”同日開業迎賓。
就在上個月,以“新農村、新中國”為主題的華西村形象宣傳片亮相美國紐約時報廣場電子屏,向世界詮釋一個傳統與現代氣息交融的中國新農村形象。
建立于1961年的華西村位于長江下游南岸,距離中國最繁華的商業城市上海約150公里。像大多數中國村莊一樣,改革開放以前的華西村經歷過貧窮凋敝的落魄歲月。“那時村里600多村民,人均分配不到55元,連吃飽飯都困難。”回憶起過去的生活,今年74歲的華西村民朱善達感嘆“往事不堪回首”。
在創始人吳仁寶的帶領下,華西村自上世紀70年開始大規模的農田改造和新農村建設,逐步形成了具有華西特色的以村民投入為主體的股份制集體經濟制度,造就了華西村今天的共同富裕。家家擁有設施現代化的別墅、較高的收入,有良好的文化、教育、醫療條件和生態環境,使這里的農民感覺自己生活在“人間天堂”。
記者在華西村感受到,作為中國最基層的一個村莊,這里卻并不像人們傳統印象中的農村。旅游直升機在空中盤旋,工廠星羅棋布,道路上車水馬龍,這里像一個農業旅游景區,像一個工業園區,更像一座小城市。
華西村民繆洪達的家是一個600平方米的大別墅,有兩個車庫,5個衛生間,6個臥室,2個書房,除100平方米的客廳外還有一個小游泳池,最先進的音響系統和寬帶網早已是他們家生活的必備品。主人笑著說:“我們這里最多的一家別墅有8個衛生間,這樣早晨起床后就不會‘打架’了。”
華西村是中國富裕村莊的縮影,更是一個樣板。一個擁有7億多農業人口的大國,如何完成轉型,走上城鄉均衡發展的富裕道路,是中國幾十年來努力破解的一道世界級難題。
30多年前中國領導人鄧小平倡導的農村改革,推動了中國經濟大船的快速前行,也創造了中國當代農民的傳奇。隨著2億多農村貧困人口的成功脫貧和農村發展的轉型升級,如今越來越多的“富裕村”“明星村”在中國大地上涌現,成為華西村的追隨者。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