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央各部門及下屬單位已先后進行了第一、第二期的批量集中采購,第三期批量集中采購也正在進行當中。日前,就批量集中采購有關問題,財政部部長助理王保安進行了解讀。
協議供貨出現不少問題
部分品目協議價格高于市場價,采購人員對供貨商選擇有明顯傾向性
王保安說,批量集中采購,是對一些通用性強、技術規格統一、便于歸集的政府采購品目,由采購人按規定標準歸集采購需求后交由集中采購機構統一組織采購的一種采購模式。目前,中央單位實施批量集中采購先期試點的品目有臺式計算機和打印機兩種。
在實施批量集中采購以前,中央單位的計算機和打印機主要通過協議供貨方式進行采購,即由采購人在協議供貨商、協議產品及相應的最高限價內,與供貨商直接談判進行采購。設計這種方式的初衷主要是為了滿足各單位小額、零星采購需要。
從幾年來的實施效果看,協議供貨在方便采購人、提高采購效率,推動政府采購制度改革進程上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也出現了不少問題,如部分品目協議價格高于市場價、采購人在協議供貨中任意選擇高配置機型、化整為零規避公開招標,采購人員對供貨商選擇有明顯傾向性等。此外,協議供貨作為改革進程中的一種過渡制度設計,也沒有很好地體現出政府采購公平競爭、規模效益的本質要求,其操作模式正是我們下一步深化改革要調整的內容。
今年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做好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工作的通知》,明確提出了嚴禁配備明顯超出機關辦公基本需求的高檔、高配置產品,進一步加強政府采購管理,做好厲行節約工作。從大的背景來講,批量集中采購試點既是推進政府采購制度改革遏制超標采購的必然要求,又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厲行節約要求,推進黨風廉政建設的一項重要措施。
批量集中采購試點效果積極
試點部門迅速增加,價格優勢明顯,中央單位認可度較高
從8月份試點工作正式推開以來,目前已經完成了兩期批量集中采購,第三期批量采購也正在按計劃進行。總體來看,批量集中采購試點工作進展順利,取得了積極效果。
按照“滿足基本辦公需要”和“市場成熟度高”的原則,確定了臺式計算機和打印機基本配置參考。該配置參考主要包括8種臺式計算機配置和2種打印機配置,基本涵蓋了常用臺式計算機類型和打印機類型。此外,為了解決個別特殊用途辦公設備的采購問題,試點通知保留了協議供貨采購方式,但要求各主管部門要嚴格審核,將協議供貨采購的數量控制在上年該品目采購量的10%以內。
從試點范圍看,試點部門迅速增加,第一期有27個部門,第二期新增了17個部門,第三期增加了13個部門。價格優勢明顯。中央國家機關政府采購中心和中共中央直屬機關采購中心的數據顯示,臺式計算機批量集中采購中標價格比協議供貨價低了10%—15%,比市場價低了10%,打印機批量集中采購中標價比協議供貨價低了7%—8%,比市場價低了10%。中央單位對試點認可度較高。不少主管部門都認為批量集中采購有利于規范下屬機構采購行為,能夠有效促進部門建立內部監管機制。可以說,批量集中采購需求歸集、統一采購的做法,是真正意義上的集中采購,是深化集中采購工作的方向。
逐步建立參考配置更新機制
將研究成立專家小組,了解產品信息,研究中央單位市場需求
王保安表示,批量集中采購試點工作才剛剛起步,無論是中央單位對相關政策的熟悉、適應程度,還是制度設計本身,都需要進一步磨合、完善。下一步,財政部將在采購需求管理方面,逐步建立參考配置的更新機制。為此,財政部將研究成立包括集中采購機構、中央單位和供應商代表在內的專家小組,及時了解產品信息,研究中央單位的市場需求,定期更新參考配置。
批量集中采購是規范采購行為、實現規模效益的有效措施,但目前實施批量集中采購試點的品目僅為臺式計算機和打印機,財政部將在今年試點經驗總結的基礎上,逐步挑選合適的品目制定參考配置,擴大批量采購實施范圍。此外,目前全國大部分地區的集中采購品目都在采用協議供貨方式進行采購,雖然不少地方已引入“二次競價”等措施解決協議供貨中存在的問題,但從根本上講,在保證公平競爭、規模效益方面仍有欠缺。基于這些考慮,財政部將會在中央單位擴大試點的基礎上,逐步向全國推廣。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