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們,朋友們:
今天,我們懷著十分崇敬的心情,在這里隆重集會,紀念敬愛的劉少奇同志誕辰110周年,深切緬懷他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建立的歷史功勛,追思和學習他為黨和人民事業不懈奮斗的崇高風范,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滿懷信心投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偉大實踐,同心同德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推向前進。
劉少奇同志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理論家,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元勛,是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劉少奇同志的光輝業績、崇高風范、高尚品德,永遠銘記在全黨同志和全國各族人民心中。
劉少奇同志出生于湖南寧鄉一個農民家庭。在他的青少年時期,由于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欺凌和封建勢力的腐朽統治,中國已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人民正處在水深火熱的苦難之中,中華民族正處于救亡圖存的關鍵時刻。劉少奇同志從青年時代起就立下拯救民族于危難之中的遠大志向,積極投身反對袁世凱復辟帝制的斗爭,奮起響應五四反帝愛國運動,接受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走上探索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道路。1920年,他參加社會主義青年團。1921年夏,他赴俄進入莫斯科東方大學,系統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堅信馬克思主義“確實是真理,確能救中國”;同年冬天,他由青年團團員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成為我們黨最早的黨員之一。從此,劉少奇同志就把畢生精力毫無保留地奉獻給了他深愛的祖國和人民。
劉少奇同志為黨和人民事業奮斗了一生,在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各個歷史時期都作出了重大貢獻,為黨和人民建立了豐功偉績,受到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衷心愛戴。
劉少奇同志是我們黨領導的工人運動的著名領袖和主要領導者,是黨的正確路線在白區工作中的杰出代表。建黨初期和大革命時期,他參與領導安源工人運動、五卅運動、省港大罷工、武漢工人奪回英租界的斗爭。大革命失敗后,劉少奇同志堅持戰斗在白色恐怖籠罩的上海、北平、天津、哈爾濱等地。他堅持從實際出發,獨立思考,善于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同黨內“左”傾錯誤進行堅決斗爭。他參加了中央紅軍長征,在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遵義會議上堅定支持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正確主張。紅軍長征勝利到達陜北后,黨中央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策略方針,并派劉少奇同志前往民族救亡浪潮高漲的華北地區。他領導迅速恢復和發展了黨在華北地區的組織,成功實現黨在白區工作的歷史性轉變,鞏固和發展了黨領導的一二九運動的勝利成果。
劉少奇同志是華北、華中抗日根據地的主要創建者和領導者??谷諔馉帟r期,他先后擔任中共中央北方局書記、中原局書記、華中局書記,曾在三大戰略區獨當一面地開辟根據地和領導工作。他堅決貫徹執行毛澤東同志提出的開展獨立自主的山地游擊戰的戰略方針,卓有成效地領導了華北抗日根據地和山西新軍創建工作。他組織創建華中抗日根據地,出色完成黨交付的發展華中的重任。皖南事變后,劉少奇同志臨危受命,出任新四軍政治委員,同陳毅等同志一起,重建新四軍軍部,為把新四軍建設成為黨領導下的一支鐵軍作出了重大貢獻。他受毛澤東同志委托,統一山東黨政軍領導機構,調整策略方針和各方面政策,使山東抗日根據地迎來大發展的生動局面。
劉少奇同志長期擔任我們黨的重要領導職務。1931年,他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1943年3月,他任中央書記處書記、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此后20多年,他一直工作在黨中央領導崗位上,成為毛澤東同志的一位主要助手。在黨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劉少奇同志代表黨中央作關于修改黨章的報告,對毛澤東思想作出科學概括,提出毛澤東思想就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與中國革命實踐之統一的思想。正是從這次代表大會起,我們黨在黨章中明確規定毛澤東思想為全黨的指導思想。抗日戰爭勝利后,他在毛澤東同志赴重慶談判期間,主持制定“向北發展,向南防御”的戰略方針,適時作出“讓開大路,占領兩廂”的戰略部署,為建立鞏固的東北根據地作出了卓越貢獻。解放戰爭時期,他以很大精力參與領導土地改革運動,指引億萬農民徹底擺脫幾千年封建土地制度的剝削壓迫,為我們黨領導人民奪取全國勝利提供了雄厚的物質力量和群眾基礎。受毛澤東同志委托,劉少奇同志對新中國經濟構成和發展道路進行系統研究,提出比較完整的設想,為黨的七屆二中全會繪制新中國建設藍圖作了重要理論準備。他領導建立華北人民政府,使之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的雛形。新中國成立前夕,他率領中共代表團訪問蘇聯,為建立新中國爭取了有力的政治支持和經濟援助。
劉少奇同志是新中國政治和經濟制度的創立者之一。新中國建立初期,他擔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他主持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悉心指導土地改革運動。他潛心研究合作社經濟問題,大力倡導農民組織供銷合作社,加強城鄉物資交流,對恢復國民經濟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參與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主持起草并在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作《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草案的報告》,為新中國憲法制定和實施作出了奠基性貢獻。他是新中國第一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他指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一個有偉大功效的制度”,“人民的共同利益和統一意志,是人民代表大會和一切國家機關工作的出發點。”他先后主持召開5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全體會議和109次常委會會議,用很大精力來建立健全這個嶄新的制度,其中包括建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視察制度,發揮人民代表大會對國家行政機關的監督作用,等等。他主持制定一大批重要法律,對新中國法律制度的形成和發展起了重要作用。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