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成都10月30日電(新華社記者苑堅)10月30日,秋雨瀝瀝,地震極重災區什邡市火車站卻一片忙碌。
前一天晚上,首批裝運北京捐贈什邡過冬物資的15節車廂,滿載著北京人民的深情厚誼,經過4天的長途奔波,抵達了什邡火車站。30日早上8時,人們便開始忙著卸車。
北京市對口援建什邡前線分指揮部宣傳外聯部滕力實副部長介紹說,北京人民在“捐贈衣被、溫暖災區”為主題的募捐月活動中,已捐贈的過冬物資達92萬件,包括50萬件棉衣棉被、35萬件毛絨衣褲等,并分3批共87節車皮集中發往什邡。同時,北京市還決定從救災捐贈資金中撥出1億元幫助災區困難群眾過冬。
什邡市民政局局長曾祥華表示,為了以最快的速度將棉衣被發放到群眾手中,民政部門已制訂好了發放方案,棉衣被等優先發往山區、沿山區的6個極重災鎮,毛衣、絨褲等發往其他鄉鎮的受災群眾。
上午10時,最先裝滿過冬物資的8輛大卡車,通過北京市援建的廣青路,向什邡市最偏遠、受災最嚴重的山區鄉鎮紅白鎮進發。
11時,當一車車過冬物資運抵云霧繚繞的紅白鎮時,路邊圍上來的一些老人和婦女感動得流出了眼淚。在紅玫瑰糕餅屋門口,一位在地震中失去了孩子的婦女說:“當初什么都沒有了,我在醫院住了三個月,都不想活了。回來一看,政府已經給發了錢和米,這次又送來這么多好心人捐來的棉衣棉被,不好好活著,對不起政府和好心人的關心哪!”
在紅白鎮派出所內設立的物資接收點,經過簡單、嚴謹的接收程序,3輛大卡車的過冬物資于11時40分被運到了星河小區,這個紅白鎮最大的板房小區,安置著木瓜坪、紅白等村的1000多戶受災群眾。
卸車、入庫、清點……經過緊張的工作,紅白村婦女主任魏紀鳳和會計廖崇雁在板房前擺好桌子,根據早已做好的花名冊,開始為已排好隊的村民分發棉衣褲。
12時5分,紅白村一組村民肖光云第一個領到了棉衣褲。接著,胡光福、趙發勤、李大書……一位位災區群眾滿臉歡笑地領到了棉衣褲。
75歲的紅白村老支書羅光富說:“有了棉衣被,民心穩,社會安。這棉衣棉褲,穿在身上,暖在心里呀!”
魏紀鳳告訴記者,市政府要求各鄉鎮、村對接收對象、接收物品等必須公示,接受群眾監督,聽取群眾舉報,確保過冬物資公平發放。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