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十五分鐘后還有別的事情。”3月25日下午,成為中國最年輕正教授級研究員的劉路,坐在中南大學宿舍樓下的石凳上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從中學起,他用課余時間研究數學理論,不追求考試分數,違背父母的意愿報考了數學專業。最終,他憑自己的執著解開了數學難題“西塔潘猜想”。
近一周來,成名后的劉路忙于應付各路記者。在媒體的包圍式采訪中,他卻始終堅持拒絕去公共場所,例如教室、操場拍攝,“被人看到,影響不好”;他還拒絕封閉一間借閱室進行拍攝,他說:“我不能因為個人原因損害其他同學利益。這是我的原則,絕不妥協。”
對話動機
劉路,22歲,中南大學數學科學與計算技術學院應用數學專業2008級本科生。
讀大三時,他解決了數理邏輯領域的一道難題西塔潘猜想。
2011年,劉路提前通過了本科論文答辯,并成為著名數學家侯振挺教授的直博學生。
今年3月20日,讀大四的劉路被中南大學破格聘任為正教授級研究員。
小時候我沒什么出奇
新京報:校方給新聞單位的通稿里把你稱作“小陳景潤”,你喜歡這個稱呼嗎?
劉路:一個稱呼而已。
新京報:你覺得自己是天才嗎?
劉路:我覺得我在數理邏輯方面還行,算是吧。但也別用天才來說我,我應該算是有天賦。
新京報:你小時候和同齡孩子在一起時,有沒有什么不同?
劉路:如果一定要找不同,就是我比別人對數學更偏愛一些吧,而且是從初二、初三時開始的,我會主動找些數學理論書看。但別人也沒說過我有什么特別的,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地方,我沒什么出奇的。
新京報:最初看的是什么數學理論書?
劉路:《數學100個基本問題》和《古中數學思想集》。
新京報:數學對你意味著什么?
劉路:喜歡,興趣。
對我破格,主要是不考察閱歷
新京報:有些教授認為不該給你評教授。
劉路:這個我知道,我覺得他這個話也沒什么嚴重的,他說的除了西塔潘這東西,還是有很多猜想的。數學界有很多猜想,新聞界不也是嗎,一個很大的新聞過一陣子就被淹沒了。我覺得這個觀點不是很尖銳,我沒怎么放在心上。
新京報:那你覺得你解決西塔潘猜想的學術成果足以令你評教授嗎?
劉路:評教授不是僅看學術成果,還要看資歷閱歷。因為很多人從博士畢業到評教授,他的學術水平可能沒有太大的提高,提高的是他的閱歷。常規講,評教授要考察閱歷,對我的破格評教授,破格主要體現在這方面,不考察閱歷。
新京報:學校還給了你100萬獎勵,你覺得自己能擔負起正教授級研究員的職責嗎?
劉路:研究員的職責就是作研究,只要作研究就是擔負職責了,只要你不是整體啥事不干。但你要說能不能擔負得好,那就不一定了。
新京報:你獲得的50萬生活獎勵,你想拿來買房,是真的嗎?
劉路:是的,我想在長沙買。
新京報:有想過自己未來要取得多大的成就嗎?
劉路:成就這東西,每個人想法不同吧,有些人可能想賺錢。但我沒有一個明確的長遠目標,此前就是想研究數理邏輯,現在就想多學點東西,搞好研究。(孔璞)
我認為劉路教授可能以后有更大的成就,也可能沒有成就,我們現在做這個決定的時候,并不是基于期望他以后做出多大的成就,我們獎勵的是他已經取得的成就。——中南大學校長張堯學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