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記者 趙洪杰
日前,南方日報接到讀者報料稱,廣州市白云區石井鎮鴉崗大道慶民物流市場的A-09檔物流園打著運輸服裝返貨名義,成為銷售貴州假冒茅臺酒的物流平臺。昨日上午,南方日報記者在此調查后將情況告知廣州市工商局,該局食品處、經檢處、專業分局立即組成執法行動小組,對其突擊檢查。
經過執法人員現場查處和清點,涉嫌假冒茅臺酒167箱。其中,標明“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機關服務局專用酒”、“部隊特供酒”等共25箱,標明“內部接待”30箱,以及無標識12箱。另外,標稱貴州省茅臺釀酒一分廠生產的“茅漿窖”100箱。據統計,共計2004瓶,貨值400萬元左右。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知識產權保護處的打假工作人員表示,近些年假冒茅臺酒違法呈現成員本土化,運輸、銷售現代化,造假規模產業化等新特征。
舉報 “賴茅酒”一喝頭痛一天
A09檔口名義上是做運輸廣東服裝公司往來貴州的返貨生意,但幾乎每兩天到一次的貨物中,搬運工免不了搬運幾十上百箱“茅臺酒”。
該檔口的白酒并不直接對外銷售。一次偶然的機會,原在物流園工作的李瑞(化名)看到檔口有茅臺鎮白酒,檔口王姓負責人便推薦了標明1987年茅臺鎮出產的“賴茅酒”賣給他。“我們幾個人喝了一瓶,第二天所有人都頭痛了一天,我們才想到這是假酒。”
李瑞說,這款1987年出產的賴茅酒包裝粗糙,一瓶酒臨近倒光時,突然涌現出來很多渣滓,“像粥底的爛米飯一樣”。李瑞表示,當他和檔口負責人討說法時,對方回應稱:“貨里面有真有假,你不幸恰好喝到了假酒。”
昨日上午,南方日報記者暗訪發現,該檔口位于白云區石井鎮鴉崗大道慶民物流園內,其他檔口都有自己的門頭招牌。但A09檔除了白色卷扎,沒有任何名稱標識。10時30分貴州車牌大貨車停靠在該檔門前,除了零散的服裝外,大部分都是外包裝為茅臺鎮或茅臺酒廠及分公司出產的白酒。
李瑞分析說,返貨生意只是將廣東一些服裝廠在貴州銷售時的次品、剩品拉回廠家,“這些貨物不可能兩天一次,頻繁運輸,這家物流園可能是打著返貨的幌子,主要運輸貴州茅臺酒仿品。”
查處 仿茅臺酒藏身箱中箱
昨日中午,廣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專業分局在接到南方日報記者告知的情況后,對該檔口進行了突擊檢查。檔口貨運單名稱是“貴州宇翔佳發物流有限公司”,但檔口無法提供營業執照。
經清理,倉庫內共有茅漿窖(貴州省茅臺釀酒廠一分廠)、習酒(貴州茅臺酒廠習酒有限公司)、大中國(貴州茅臺酒廠保健就業有限公司)、七醬(貴州茅臺鎮懷橋酒廠)等9種各式各樣的白酒。
中午12時30分,令人驚愕的一幕被工商執法人員發現:在包裝為“賴古王酒”(貴州茅臺鎮賴古王酒廠)紙箱里面竟然是“十五年陳釀內部特供酒”、而包裝為“金郎”(貴州茅臺鎮帝景酒業)紙箱里面竟然是仿茅臺樣式的“部隊特供酒”。執法人員還在“老醬坊”紙箱中發現“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機關服務局專用酒”。
“我們市場上流通的沒有這種特供酒。”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知識產權保護處的打假工作人員在現場告訴南方日報記者。
該打假人士說:“‘茅漿窖’肯定是假的,根本不存在這種酒”。他同時提醒消費者,凡是標稱貴州茅臺釀酒總廠或是貴州茅臺釀酒總廠一分廠、二分廠的全部是假酒,因為根本不存在這些廠家。
“無論酒的質量如何,這種包裝首先就侵權了,極易讓人誤解是茅臺酒廠生產的特供酒。”該打假人士說。
工商部門表示,經查該檔口現場負責人王某不能提供營業執照,屬于無證照經營。經過執法人員現場查處和清點,涉嫌假冒茅臺酒167箱。
分析 仿冒出現新特點委托物流運輸更難防
由于茅臺酒供不應求,市場缺口大,造假成本、犯罪成本低,利潤巨大,仿冒茅臺酒行為屢禁不止,有的還打著特供酒、專用酒、內供酒等名義欺騙消費者。
造假暴利究竟有多高?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知識產權保護處的打假工作人員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一斤酒加上包裝物,成本一兩百元,而每瓶酒的市場終端售價達到800元以上,利潤翻了好幾番。在高額利潤的刺激下,不少人鋌而走險。
該打假工作人員說,茅臺酒當前面臨的主要侵權案件有假冒注冊商標案、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案等三類。
在查處仿冒茅臺違法行為中,工商部門發現茅臺酒造假出現了很多新特點。比如,委托物流公司運輸時,通常只留收貨電話,不留發貨人信息,一旦被發現系假冒商品,也只能扣押假冒商品,對作案人而言并無大礙,很容易逃避打擊。
廣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專業分局局長蘇學標說,為躲避查處,有些采用“裸酒”的方式運輸,假酒不貼商標,直接運至目的地后再包裝;有些利用“套裝”躲避檢查,在假酒箱子外面套上一層其他品牌酒的包裝。
業內人士認為,除建立協調機制外,還要根據茅臺酒造假行為的新特點采取針對性打假措施,尤其是要加強物流行業的管理,凈化物流環境。
■鏈接
茅臺打假大事記
2005年初到9月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連續查出多起茅臺專賣店販假案。
2006年11月 甘肅茅臺經銷商自曝,甘肅市場上的茅臺酒,80%都是假貨。
2006年 貴州省有關部門共查獲9.5萬瓶假茅臺酒,約47噸。
2011年 為打擊假冒、仿冒茅臺酒等違法和侵權行為,貴州省工商局成立了國酒茅臺分局,成為全國首次單獨為一家企業設立的工商分局。6月初開始,貴州省工商系統開展了打擊制售假冒茅臺酒和維護茅臺知識產權的專項行動。
羅湖查獲銷售
假茅臺窩點
南方日報訊 (記者/杜嘯天 通訊員/劉波)筆者昨日從羅湖公安獲悉,上個月該局派出所在東門金融大廈負一樓發現38箱假茅臺酒,隨后羅湖民警迅速成立專案組介入調查。近日,該案取得突破性進展,涉嫌制假售假的犯罪嫌疑人張某高、宋某、劉某興已被警方刑拘。
經辦案民警調查得知,這些假酒是金融大廈物管處一工程師張某高于1月5日搬運到負一樓的。事發后,張某高為逃避警方調查,悄然失蹤。辦案民警在張某高的辦公室內,搜到了一張涉及深圳某著名百貨公司的訂貨單。該訂貨單顯示,該百貨公司以每瓶1900元的價格,從張某高這里進了120瓶假茅臺酒。
辦案民警經過大量走訪摸排掌握到,張某高已逃至其山東老家。獲得這一線索后,3月6日,羅湖分局東門派出所副所長田國宏親自帶領辦案民警,奔赴山東,對張某高展開抓捕。辦案民警調查了解到,為張某高供貨的是其親哥哥張某強,而為張某高和上述著名百貨公司取得聯絡和訂單的,則是宋某,同為山東人。而百貨公司與宋某聯絡的則是該公司采購員劉某興。
3月12日,羅湖警方在煙臺市芝罘區一小區內,將張某高抓獲。3月16日,宋某在深圳被抓獲。3月18日,劉某興被抓獲。
而對于尚未歸案的張某強,警方敦促其盡快投案自首,以取得法律寬恕。目前此案仍在進一步調查中。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