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質監局18日通報,在近期組織的食用油生產企業專項檢查中,被檢查的727家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企業中,發現20家小型企業的食用油產品中致癌物質黃曲霉毒素B1超出標準限量值。
據國家糖業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有關專家介紹,黃曲霉毒素被世界衛生組織的癌癥研究機構劃定為1類致癌物,是一種毒性極強的劇毒物質。在天然污染的食品中,以黃曲霉毒素B1最為多見,其毒性和致癌性也最強。
根據廣東省質監局網站公布的不合格產品及生產企業名單,除東源縣東江油脂有限公司生產的東江牌花生油(型號規格:900ml/瓶,生產日期:2011.11.17)、東莞市賀年豐糧油有限公司生產的廚福記牌一級大豆油(型號規格:5升/瓶,生產日期:2011.11.8)、陽江市好事達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五谷嘜牌花生油(型號規格:1.8升,生產日期:2011.11.7)三種產品外,其余17家企業不合格產品均為散裝花生油。
據廣東省質監局介紹,不合格企業多為小規模的加工廠,均采用半精煉工藝,生產量較小,主要以散裝形式零售供應附近居民。造成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是這些企業沒有嚴格按規定進行原料進貨把關,食品安全主體責任不落實。花生在生長、儲存過程中由于天氣濕熱發霉,黃曲霉菌生長繁殖產生黃曲霉毒素。一些企業對購進的花生原料沒有嚴格篩選和檢測,部分霉變花生被用于食用油生產,導致黃曲霉毒素超標。廣東省質監局表示,目前已組織當地質監部門對檢查中發現的不合格產品生產企業立案查處,召回問題產品。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