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歸真堂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現身證監會上市首發招股申報后,活熊取膽便成為了大眾爭議的話題。
對此,中國中藥協會近期曾召開媒體溝通會,表示熊膽制品不可替代,即便人工熊膽研究成功,和天然熊膽在臨床上仍有差異。但日前人工熊膽項目負責人則表達了不同看法。沈陽醫科大學原副校長人工熊膽課題研究小組負責人姜琦介紹稱,早在1983年人工熊膽的研究就已經立項。對于人工熊膽的臨床應用,姜琦認為完全可以替代天然熊膽,而且比“活熊取膽”取出來的膽汁質量要好。
而針對活熊取膽汁無痛的說法,亞洲動物基金中國高級外科獸醫莫妮卡2月21日援引相關數據進行了駁斥。莫妮卡說,無管引流是在熊三歲時,進行的一項危險而疼痛的手術,拉扯膽囊并縫合在皮膚上;這對黑熊來說意味著潰瘍、感染。此外數據顯示,165頭被使用無管引流術取膽的熊,99%的患有膽囊炎,一半以上患有膽囊息肉等。還有很多黑熊死于肝癌?!盁o論是哪一種取膽方式都非常不人道”。
對于這個備受爭議的話題,以熊膽制品為主營的歸真堂決定2月22日開放熊場,邀請媒體記者參觀其黑熊養殖基地。
歸真堂此次開放參觀熊場的目的在于證明在活熊取膽的過程中并無痛苦,不過據北京晨報報道,曾試圖通過收購股份來阻止歸真堂上市的中國SOS求助創始人白一鵬說,經過他數年來向各界專家咨詢的結果,無痛取膽汁在目前的醫學條件下是不可能辦到的。
歸真堂熊場開放報道直擊:
亞洲動物基金會稱被歸真堂拒絕進入養熊場
歸真堂向媒體開放養熊基地 柴靜現身現場
歸真堂養熊場基地面積約1200畝 共9棟熊舍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