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高明區委組織部稱這是“大部制”改革過渡時期的特殊情況
佛山市高明區政府網3 月9 日發布的一條人事任免通知引起網友關注,網友們把焦點對準了“高明區市場監督管理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竟有14 位副局長”。
3 月12 日, 高明區組織部相關負責人回應稱,這是“大部制”的產物,但只是過渡時期的特殊情況。
記者在高明區政府網查找到該通知原文,3 月8 日發出的該份人事任命通知寫明,有10 人被任命為該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常務副局長或副局長, 另有4 人被任命為該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副局長。
3 月12 日下午,記者聯系到高明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陳仕興。陳仕興向記者證實了該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的人事變動。他說,原來因“大部制”整合成立的高明區市場安全監管局正式更名為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保留了食品監管和文體旅游監管兩大職能,并重新單獨設置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3 月9日,兩個單位正式掛牌運作。陳仕興說,人事任免通知中所提到的14 個副局長是由原高明區市場安全監管局原有的副局平級調動的,原高明區市場安全監管局吸收了包括負責農產品進口、食品監管、文廣新、執法等多位副職進入該局工作,該局副局長一職一度達到14 人; 在兩局調整時,并沒有新提拔干部,副局的總數也不增不減。
那么,一個區級部門有10 位副局長,是不是人員富余、機構臃腫呢? 陳仕興說,“大部制” 改革不能讓一部分領導干部利益受損,“人家本來是分管的領導,你突然不讓他當了, 這關系到人家一輩子”,因此,省市也批準區里的“大部制”改革可以有一個3 到5 年的過渡期,目前,機構存在職數超指標問題,只是過渡時期特殊情況。“這14 位副局長中,55 歲的有兩人,達到50 歲的則有六七人,” 陳仕興表示,今后將按照“自然減員”的原則來對這些副局長進行“內部消化”。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