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鋼重金養豬種菜”的傳聞昨日遭到武鋼正式澄清。武鋼新聞發言人陳永志稱,武鋼只是利用后勤集團的閑置資產和富余人員,生產綠色有機食品、養殖生豬,并且養豬種菜也僅在規劃設計中,并未正式開始實施,投資金額也未定。
四年投資規劃被誤讀
從3月初以來,武鋼“390億元養豬種菜”的消息就不脛而走,在相關媒體的報道中,由于鋼鐵行業普遍微利,武鋼將在非鋼產業上重金砸下390個億謀求發展,其中就包括綠色養殖業。
根據武鋼的聲明,武鋼確實計劃養豬,但卻不是“以訛傳訛”的斥資390億元。
陳永志在聲明中表示,由于鋼鐵行業面臨“嚴冬”困境,武鋼努力加快“三個轉變”,即由單純生產經營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由一業為主,向一業特強、適度多元化轉變;由內陸向沿海和國外發展轉變。其中,在后勤服務方面,開展綠色養殖業。利用后勤集團的閑置資產和富余人員,生產綠色有機食品、養殖生豬,以滿足職工進餐需求、擴充員工就業渠道等。
“事實是,武鋼‘十二五’期間在上述所有相關產業的規劃投資總共才300多億,怎么可能拿這么多錢去養豬?”陳永志說,“稍加分析就可看出這是不可思議的。”
昨日,湖北之聲記者發表聲明,稱他并未使用“武鋼砸390億元養豬種菜”作標題,也未做過390億元僅僅用于養豬種菜的表述,但承認誤將“武鋼四年內將投資390億元用于發展‘非鋼’產業”寫為“今年,武鋼計劃對非鋼產業投資390億元”,就此他深表歉意。
并非只為滿足職工需求
不過,據知情人士透露,武鋼總經理鄧崎琳確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過武鋼今年準備建萬頭養豬場,并且武鋼近期還與華潤集團簽訂一攬子合作計劃,其中包括建農產品專賣店。
從萬頭生豬的養殖規模來看,武鋼養豬業并非如同其澄清聲明所說,只是利用“閑置資產和富余人員”,“生產綠色有機食品、養殖生豬,以滿足職工進餐需求、擴充員工就業渠道”,而是有意打造武鋼的生豬產業。
■ 背景
利潤微薄令鋼企“不務正業”
事實上,武鋼并非唯一“不務正業”的鋼企。在國內鋼鐵行業利潤微薄的背景下,大型國有鋼企開始另謀生財之道。3月5日,首鋼董事長朱繼民稱,首鋼建的亞洲最大垃圾焚燒廠將于今年10月投產。寶鋼董事長徐樂江也在兩會期間表示,寶鋼非鋼產業2011年的利潤貢獻率接近50%,利潤貢獻比較高。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