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一名入境美國中國旅客被海關告知他歐游時留下“不文明游客”紀錄,因此將他的美國10年簽證作廢,同時遣返中國。(讀者提供)
據美國華文媒體世界新聞網報道,一名來自上海的中國游客,16日持十年有效美國簽證入境旅游,在洛杉磯過境時被美海關官員以在歐洲旅游時留下“不文明游客”紀錄為由,當場將其十年美簽作廢,并直接遣返中國。
被遣返中國游客的親友18日接受《世界日報》記者訪問時表示,其上海親友16日從上海飛到洛杉磯入境美國,準備觀光旅游,萬萬沒想到入關時,海關官員查了電腦,當場拒絕他入境,然后直接遣返中國。
據指出,海關官員說明,電腦資料顯示,這名中國游客7月旅游歐洲時,留下“不文明游客”紀錄,因此決定將他的十年美簽作廢并遣返。
至于何謂“不文明游客紀錄”?親友不愿意進一步說明。但據中國媒體報導,中國“游客不文明行為紀錄管理暫行辦法”去年執行以來,中國國家旅游局已公布部分游客不文明紀錄,并有游客被納入“黑名單”。中國國家旅游局監督管理司司長彭志凱表示,“暫行辦法”是要讓不文明的游客“長記性”。目前不清楚美國海關掌握的中國“不文明游客”紀錄是否由中國提供。
根據中國的上述“暫行辦法”,“游客不文明行為紀錄”形成后,在必要時,中國旅游主管部門將向公安、海關、邊檢、交通、人民銀行征信機構等部門通報“游客不文明行為紀錄”。
《世界日報》18日就上述遣返案例詢問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護局(USCBP),該局官員馬拉杰(Melissa Maraj)表示,根據旅客提供的簽證文件,顯示這名旅客的十年入境美國簽證,已被官員以“不許入境”“INA(inadmissible)”作廢,不過,基于隱私法,她無法針對任何旅客個案,說明入境被拒的原因及詳情。
馬拉杰強調,任何旅客在入境美國時,如果感覺自己受到海關不公平對待,或對被拒入境有疑問,都可以在機場取得有關申訴過程與方法的資訊。
她表示,如果旅客要求,海關也可出示有關該旅客的詳細旅游、入出境紀錄,假若想要現場提出申訴,機場也有專門人員協助處理。
此外,許多持有美國十年簽證的中國民眾,對于這項簽證常常有“誤解”,因為取得十年簽證者,并不意味可以在美國停留十年,而是每次抵美后,美國海關官員會給予單次最長六個月的停留。
六個月停留時間屆滿后,旅客就得離美,但從取得簽證日開始十年內,旅客任何時候可以再來美,無須再辦簽證。
如今,隨著文明旅游的宣傳引導和國民文化素養的提高,大多數中國游客都能注意自己的舉止,樂于入鄉隨俗,在不同國家注意所在國的風俗禁忌等,使得形象和口碑得到了明顯的改善。
世界旅游組織最新發布的一項報告顯示,全球旅游目的地在今年1月至9月份共迎來了9.56億國際游客,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4%。
據“世界無國界”的數據顯示,2016年前9個月已經有將近32萬中國游客通過免簽的方式訪問莫斯科和圣彼得堡。
游客在旅游過程中應注意自身文明形象,杜絕大聲喧嘩、隨地吐痰、亂涂亂刻等不文明行為,時刻樹立良好中國公民形象。
中國游客逐漸成熟,開始按照自身的興趣愛好選擇個性旅游主題。比如,戶外發燒友選擇體育旅游,如登山徒步、自行車、滑雪等運動項目,文化旅者則專門走訪參觀博物館或建筑藝術品。
近年來,隨著我國對文明旅游的大力宣傳和中國游客自身素質的提高,赴海外旅游的中國人越來越注意自己的言行,形象也開始改善。
俄濱海邊疆區旅游局局長舍斯塔科夫指出,2016年八月份旅游高峰期間,到訪濱海邊疆區的中國游客超過5萬人,與今年上半年持平。
5名中國大陸游客到韓國一家炸雞店用餐,不理店里不能吃外來食物的“禁令”,食用自帶的泡面。來自臺灣的女店員勸阻時,不料食客發難動手打人,還罵人。生事的食客,最終被韓警拘捕。
日本國家旅游局最新數據顯示,雖然日元升值可能影響中國游客赴日旅游的熱情,但日本今年7月迎來的中國游客數量依然達到73萬多人次。
消費體驗良好,價格劃算,讓中國游客假日“游買全球”。暑期來臨,休假出游的人明顯多了起來,其中不少人選擇了海外游。
近來,不少赴日中國游客被日本地接導游和免稅店聯合“忽悠”購買高價保健品,事后退貨不成、投訴無門承受巨大損失。
今年春節,中國出境旅游再次呈現火爆景象。世界也期盼中國游客能夠帶來更多經濟增長動力。
“勇敢的中國旅行團”,15日,一條以此為題的消息在社交媒體流傳。有人稱,在巴黎全城戒嚴的情況下,國人已經一大早就去歌劇院照相,然后去老佛爺購物了。
11月8日,一名中國男性游客打扮成女人,進入一個女性專用的公共澡堂,被警方以涉嫌非法闖入拘捕。
男子稱他聽說,從女浴場那邊看出去的風景非常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