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6月26日報道 港媒稱,38名菲律賓漁民6月24日在聯合國上訴,抗議中國不允許他們在南海黃巖島附近有爭議海域捕魚。
香港《南華早報》網站6月25日引述共同社英文報道稱,在菲律賓國際法中心的兩名律師羅克和安德里斯的協助下,38名來自菲律賓沿海省份的漁民,將他們的投訴,通過電子文檔傳送給了聯合國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委員會,以及聯合國糧食權利特別報告員。
報道稱,律師洛克說,漁民們要求獲得經濟賠償,同時被允許再次在中菲有爭議的海域捕魚。
38名漁民年齡介乎18到65歲。
其中一名申訴漁民、48歲的貝塔那說,2014年4月,他遭到水炮攻擊,當時,他和其他許多菲律賓移民一起,試圖在黃巖島附近捕魚。
洛克說,聯合國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委員會就漁民的申訴作出決定,可以用長達3年的時間,而糧食權利專員那條路則比較快。
報道稱,洛克說:“這是一個司法決定。實際上,根據聯合國國際法院的規定,個別監察某些機構的委員會的決定,盡管沒有強制性,也應該得到最高程度的尊重,因為這是專家們對他們所專長的領域的協定所作出的決定。專家的聲明是很有分量的。”
昨日下午,交通運輸部東海第二救助飛行隊在平潭東偏北海域成功救起“閩獅漁05239”船上一名硫化氫中毒的漁民。14時28分,機組到達出事海域,此時中毒漁民處于昏迷狀態,救生員利用擔架成功將漁民吊運至救助直升機,于15時03分返航。
59歲的三亞漁民林鴻琪說,從17歲開始打漁至今40余年,幾乎每年都會前往南海的西沙、中沙海域打漁,以后也將一如既往前往這些海域作業。
6月14日上午,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區南磯山鄉漁民和九江市都昌縣棠蔭村漁民,因漁業資源糾紛在鄱陽湖棠蔭島附近水域發生沖突。” 南磯山鄉漁民反映,沖突現場一片混亂,有村民疑似被槍支擊中流血,“現場有很多鋼彈,”南磯山鄉方面也有多人負傷被送醫。
韓國媒體5日報道稱,韓國漁民當天將兩艘中國漁船“直接拖到”延坪島交給韓方有關部門處理。
韓漁民將兩艘中國漁船“直接拖到”延坪島交給韓方處理。
謝師傅在朱方路開設了一家江鮮專賣店,由于長年經營長江小雜魚、江鳊、江蝦、江鰱、刀魚、江白魚等,在市區小有名氣。
海南省臨高縣一名漁民此前在三亞市一淺灘處打撈到一枚可疑電子裝置,經國家安全部門會同有關技術權威部門鑒定,確認是一枚具有水下照相和光纖傳輸、衛星通訊等功能的無人潛航器。
海南省臨高縣一漁民此前在三亞一淺灘處打撈到一枚可疑電子裝置。
海南省臨高縣一名漁民此前在三亞市一淺灘處打撈到一枚可疑電子裝置,經國家安全部門會同有關技術權威部門鑒定,確認是一枚具有水下照相和光纖傳輸、衛星通訊等功能的無人潛航器。
港媒稱,38名菲律賓漁民6月24日在聯合國上訴抗議中國。
港媒稱,38名菲律賓漁民6月24日在聯合國上訴,抗議中國不允許他們在南海黃巖島附近有爭議海域捕魚。其中一名申訴漁民、48歲的貝塔那說,2014年4月,他遭到水炮攻擊,當時,他和其他許多菲律賓移民一起,試圖在黃巖島附近捕魚。
巨輪停在黃岐一漁港,船長九十多米,寬約二十五米。當地老漁民說,這么大的船還是第一次見 關注理由 這幾天,外號“奧弟”的連江縣黃岐鎮赤沃村漁民,在當地成了名人。“知道得不是很清楚,只知道這個漁民外號叫奧弟,40歲左右,赤沃村人,是養螃蟹的。
去年5月,菲海警人員在南沙群島半月礁附近海域,攔截并抓扣一艘中國漁船及船上11名中國漁民。 菲律賓巴拉望省地方法院的法官稱,9名中國漁民“違反菲律賓的漁業法”,因此要求每名漁民繳納逾10萬美元的罰款,以及抓捕野生動物的罰款12萬比索(合約2666美元)。
去年5月,菲海警人員在南沙群島半月礁附近海域,攔截并抓扣一艘中國漁船及船上11名中國漁民。 菲律賓巴拉望省地方法院的法官稱,9名中國漁民“違反菲律賓的漁業法”,因此要求每名漁民繳納逾10萬美元的罰款,以及抓捕野生動物的罰款12萬比索(合約2666美元)。
近日,瑞典一名男子釣到一條7英尺長(約2.1米)比目魚。在與巨型比目魚合影后,男子將其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