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社16日稱,日本地方創生擔當相石破茂日前表示,12月2日可能舉行眾議院選舉,自民黨和公明黨的目標是必須取得半數以上席位。NHK電視臺當日說,自民黨副總裁高村正彥表示,此次眾議院選舉最大的爭論點是安倍經濟學是否失敗、選擇這條路是否正確。日本媒體紛紛猜測首相安倍晉三18日召開記者會,將上調消費稅的計劃推遲到2017年4月,并解散眾議院進行大選。
日本國會分為眾議院和參議院。眾議院共有480議席,其中自民黨議員有294人,公明黨有31人。參議院共有242議席,其中自民黨議員有114人,公明黨有20人。日本首相不是全民直接選舉產生,而是根據日本憲法規定由國會議員提名選舉產生。因此,如果在12月的大選中,自民和公明兩黨能夠繼續保持半數以上議席,將意味著安倍晉三有可能在2018年的首相大選中獲得連任。
日本憲法規定,首相有權解散眾議院。自1947年日本憲法實施以來,眾議院被解散22次。最近一次是2012年,時任首相野田佳彥解散眾議院。首相解散眾議院往往是為擺脫困境、爭取主動權,比如2005年時任首相小泉純一郎為推動“郵政改革”解散眾議院獲得成功。但也不乏失敗例子,比如2009年時任首相麻生太郎為提高支持率解散眾議院,直接導致自民黨失去執政地位淪為在野黨。
對于安倍此次解散眾議院,日本各界大多表示不解。共同社稱,野田佳彥近日批評安倍擱置提高消費稅、年內解散眾議院的決策是極端民粹主義。《日本經濟新聞》在社論中說,執政的自民黨在參眾兩院都占有多數席位,在沒有任何黨內斗爭的情況下,解散眾議院實屬罕見,首相應向國民說明原因。
另據共同社15日報道,前東京都知事、次世代黨最高顧問、國會眾議院議員石原慎太郎日前暗示,因個人身體原因,將不會出馬競選眾議院議員。石原表示,自己的身體和精力已到極限,老兵不死,只是隱退。有日本媒體分析認為,此舉意味著石原慎太郎將退出政壇。82歲的石原去年因輕度腦梗塞住過院。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