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在烏克蘭頓涅茨克州拉瑟普諾耶村,一名婦女站在自家剛處理過遺體的地面前掩面。
這是7月19日在烏克蘭頓涅茨克州馬航MH17航班墜毀現場拍攝的向日葵。
在馬航MH17航班墜機現場外圍,一片片金黃色的向日葵映入眼簾。記者19日驅車離開墜毀現場時,夕陽西下。所有的向日葵都低垂著頭,似乎是在向遇難的無辜生靈默哀,為他們無聲哭泣。烏克蘭東部民間武裝20日說,墜毀的馬航MH17客機黑匣子已經找到并送往頓涅茨克。
現 場
照片印著孩子的笑容
記者現場看到,墜機殘骸和遇難者遺體散布在十多平方公里的區域,主要位于格拉博沃和拉瑟普諾耶兩個居民點之間。墜機地點處在烏克蘭政府軍和民間武裝交戰區,目前由民間武裝實際控制。
在格拉博沃居民點,大批民間武裝人員在執行警戒任務。他們在唯一的干路上用軍車設置了兩個路障,媒體記者只允許在這兩個路障之間的區域進行采訪。
經過嚴格檢查進入采訪區后,記者看到了灑落遍地的客機殘骸。周圍的農田里,迎風飄揚著很多綁著白色絲帶的小木棍。記者詢問得知,這意味著此處發現了遇難者遺體。
來自頓涅茨克民間武裝的搜尋人員正在對遇難者遺體進行善后,路邊出現了很多裝殮遺體的黑色尸袋。放眼望去,有60多人在周圍農田的飛機殘骸中尋找更多的遇難者遺體。
記者從參與警戒的武裝人員口中了解到,他們本來打算保持飛機墜毀現場的原貌,以等待國際調查人員的到來。但由于近幾天當地氣溫在30攝氏度左右,遺體長期暴露在陽光下很容易腐爛,他們不得不暫時將遇難者遺體集中,同時等待國際調查團盡快到來。
另一墜機殘骸集中區緊挨著拉瑟普諾耶居民點,分布在距村口大路約100米的農田里。記者從當地居民口中得知,此處是客機機頭的墜毀地,共發現了40余具遇難者遺體。目前遺體已被民間武裝搜尋人員運走。
當地居民在飛機殘骸周圍擺放了很多鮮花,還有專門從網上打印出來的乘坐該飛機的兒童的照片,照片周圍堆放著當地居民購買的玩具。照片上孩子們天真可愛的笑容在飛機殘骸的映襯下讓人不忍直視。
遺體或遭粗暴對待
安理會決議草案強調,應以“尊重、尊敬且專業”的方式對待遇難者遺體。
美聯社說,19日一些關于遇難者遺體正在腐爛的報道引發“世界范圍憤怒”,尤其在遇難人數最多的荷蘭。荷蘭首相馬克·呂特說,他當天與俄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進行了“非常激烈”的電話交談,遺體受到粗暴對待,令荷蘭“狂怒”。
澳大利亞總理托尼·阿博特20日加入西方對普京的批判大合唱,稱墜機現場“完全混亂”,俄羅斯“無法洗脫干系”。他尋求盡快運回28名澳籍遇難者的遺體。
對此,烏克蘭“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總理亞歷山大·博羅代抱怨說,空難區域情況非常復雜,遇難者遺體開始腐爛,且部分遺體位于居民住宅區,當地居民要求處理。可按照專家要求,遺體和飛機殘骸在國際調查人員開始工作前應保持原封不動。
這名民間武裝領導人19日告訴媒體記者,一名遇難者的遺體落在當地一位老奶奶的床邊,“她說,‘請帶走這具遺體’。但我們不能破壞現場”。
博羅代說,如果國際調查人員遲遲不能抵達,“我們有權……開始運走遺體。我們請求俄羅斯聯邦幫助我們解決這個問題并派出專家。”
遺體轉運達成協議
烏克蘭副總理格羅伊斯曼20日表示,烏克蘭政府和東部民間武裝已就失事馬航客機遇難者遺體轉運事宜達成初步協議。
俄國際文傳電訊社援引格羅伊斯曼的話說,烏克蘭專家和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觀察員將監督用冷藏車廂經鐵路轉運遇難者遺體。
據俄新社報道,載著馬航空難部分遇難者遺體的火車20日駛離距空難現場不遠的烏克蘭托列茲市,將前往頓涅茨克。
火車在烏東部民間武裝的監督下駛離托列茲。火車離站前,身處空難現場的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歐安組織)代表檢查了載運遺體的5節冷藏車廂。歐安組織代表說,該列火車運走198具遺體。
烏克蘭“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難民事務和交換俘虜委員會負責人列昂尼德·巴拉諾夫早些時候對俄新社表示,民間武裝準備將空難遇難者遺體轉交給基輔當局。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