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媒體披露,美國中央情報局(CIA)以協助反恐為名,暗中收集大量跨國匯款、轉賬等金融活動信息,包括轉入和轉出美國的款項記錄。媒體擔心,讓情報部門得到普通美國公民的金融活動記錄,會侵犯個人隱私。
越線監控
《華爾街日報》和《紐約時報》14日晚首先報道這一消息,稱中情局收集大量跨國轉賬數據,包括“數以百萬計”美國公民的金融和個人信息。
美國媒體說,中情局這個項目已經得到多名現任及前任政府官員的證實,但一些細節尚不清楚。因為事屬機密,這些官員均要求匿名。
這些知情官員說,中情局收集諸如西聯匯款、速匯金(MoneyGram)等公司經手的跨國匯款記錄,關注其中那些可能與“恐怖活動”相關的可疑信息。
他們確認,中情局收集的信息“絕大多數”是發生在境外的金融活動記錄,與美國境內匯款或銀行間轉賬無關,但“有一些轉入和轉出美國的記錄也包括在內”。媒體解讀,這部分信息很可能涉及美國公民。
反恐所需?
《華爾街日報》說,一些議員今年夏天就已獲知中情局這一項目,曾質疑此舉有侵犯個人隱私之嫌。
知情官員稱,中情局這一項目“有法可依”,依據的是《愛國者法案》,與美國國家安全局建立龐大的公民電話記錄數據庫所依法律相同。這一法案在“9·11”事件后生效,以維護國家安全名義賦予當局更多偵查和搜查權,一直飽受爭議。
按美方官員的解釋,2001年“9·11”恐怖襲擊調查委員會發現,“基地”組織通過跨國匯款、轉賬、旅行支票等方式籌集大約50萬美元,策劃實施這一襲擊,而這些國際金融活動記錄當時沒能引起美情報機構注意。
為此,“9·11”以后,美國政府在許多銀行及其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對金融系統實施長達數年的秘密監控,以追蹤“恐怖主義資金”流向。
公司撇清
中情局發言人迪恩·博伊德拒絕就這一監控項目發表看法。他堅稱,中情局是在“廣泛監督”下,合法針對國外而非美國國內的活動收集情報。
西聯匯款、速匯金等公司也發表聲明,撇清關系。“我們按照《銀行保密法案》和其他法律的規定收集顧客信息。這能讓我們保護顧客隱私,防止詐騙,”西聯匯款一名發言人說。
美利堅大學華盛頓法學院教授斯蒂芬·弗拉德克說,超過2.5萬家美國金融企業,包括銀行、證券交易商、賭場、電子轉賬機構,有義務向相關部門匯報“可疑客戶活動”,但因為擔心為瞞報或遲報承擔責任,“過度匯報”情況時有發生。
(記者 張代蕾)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