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諾登究竟在哪里?”這個疑問昨天成了世界輿論場中的最大懸念。在他6月24日搭乘俄羅斯航班前往古巴被證實不過是一場“騙局”之后,這名前美國情報人員的逃亡之路越來越像一部007諜戰大片。 “信不信由你,中國允許斯諾登離境可能是給美國個面子”,在美國政客及輿論抨擊中國之際,《華盛頓郵報》做了另一番解讀。
文章稱,美中爭論轉移重要政治敏感人物時,通常所涉及的是美國想提供庇護給中國的異見分子。中國政府拒絕給斯諾登庇護,或許是認為這可以向美方表明,中方并不想像美方庇護異見分子羞辱中方一樣去羞辱美方。
“他去向不明,我們知道的是,大西洋的這一端正加大妖魔化斯諾登的努力。”《紐約客》雜志網站24日這樣評論美國輿論眼下對斯諾登的抨擊。文章稱,美國一些官員紛紛指責斯諾登“對國家安全造成重大損害”、“逃跑不是高尚的想法”。一名未透露姓名的奧巴馬政府高官對記者說:“斯諾登說他積極支持媒體自由、保護公民權利和民主,看看他選擇什么潛在保護人就知道這個說法多假了。他沒去譴責這些政權,說明他的真正目的就是傷害美國國家安全,而不是推進互聯網自由。”
美聯社25日稱,斯諾登逃避追捕的能力引發美國官員對他手上最高機密文件安全狀況的新關切,美方官員擔心,斯諾登可能愿意將文件與那些幫他逃跑的人分享。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前美國高官表示,已經公開泄露的材料可能對中俄利用價值有限,但如果斯諾登盜竊了反映美國網絡滲透工作的文件,那么泄露信息的危害將成倍增加。在香港《南華早報》25日發表的采訪中,斯諾登承認,他進入美國情報承包商博思艾倫工作,就是為了收集有關監視活動的證據。
【環球時報駐俄、美、德特派特約記者 林雪丹 李勇 青木 環球時報駐香港特約記者 凌德 環球時報記者 段聰聰 甄翔 柳玉鵬】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