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夜空,你當然會看到許多恒星。但是你還會看到大量行星,它們至少有1000億顆。
這是加州理工學院的天文學家進行的一項新研究得出的結論。該研究又一次提供證據表明,行星系統是宇宙中的典型系統。該團隊在分析圍繞恒星Kepler-32運轉的行星時進行了有關估算。研究人員說,Kepler-32的行星對于銀河系的絕大多數行星都具有代表性,因此為人類理解行星如何形成提供了絕佳的案例研究。
研究人員約翰·約翰遜說:“僅僅在我們的銀河系就有至少1000億顆行星。這真是令人難以置信。”這項研究將發表于《天體物理學雜志》。
另一位研究人員喬納森·斯威夫特說:“想想看,這個數目真是驚人。基本上每個恒星都有一顆行星。”
Kepler-32的行星系統是開普勒太空望遠鏡探測到的。該系統包括5顆行星。其中兩顆的存在已經為其他天文學家所確認。加州理工學院團隊對另外3顆進行了確認。然后該團隊分析了這個行星系統,并將它同開普勒任務發現的其他行星系統進行比較。
Kepler-32是一顆M型矮星。銀河系中大約四分之三的恒星都是這種類型。斯威夫特說,該恒星的5顆行星大小同地球相近,在距離它們恒星較近的軌道上運行,這種模式在開普勒太空望遠鏡發現的其他M型矮星的行星系統中也十分典型。因此,銀河系中大多數行星都有著同這5顆行星類似的特征。
有關行星起源的一個重要問題是,宇宙中究竟有多少顆行星。同加州理工學院團隊一樣,其他天文學家小組估計,基本上有一顆恒星就有一顆行星。但是加州理工學院團隊的研究是研究人員首次通過研究M型矮星系統作出的這類估計。M型矮星系統下的行星是已知的數量最多的行星。
天文學家估計,平均來說,銀河系大約1000億顆恒星中的每一顆都擁有一顆行星。但是研究人員的分析僅僅考慮了距離M型矮星較近的那些行星,而未考慮在一個M型矮星系統外圍運行的行星,或圍繞其他種類恒星運行的行星。因此研究人員說,他們的估計是保守的。斯威夫特說,實際上,結合其他分析的一項更精確的估算可能會顯示,每顆恒星平均擁有兩顆行星。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