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6日,日本自民黨從民主黨手中奪回三年前失去的組閣權。25日,安倍內閣在日本國民的期待和亞洲鄰國的擔憂中誕生。這到底是意味著一場風雨飄搖的危機的結束,還是另一個潘多拉的盒子被打開,人們拭目以待。恢復和振興日本經濟、穩定和修復與鄰國的關系成為新一屆內閣,也是再度當選首相的安倍晉三多次強調的內外兩件頭等大事。如果這兩件事情真的做好了,相信自民黨的卷土重來不僅是日本的福音,也是周邊乃至世界的福音。安倍晉三的名字可能會因此從眾多的流星首相名冊中奪目而出而流芳千古。
那么這兩件大事能否完成呢?至少國際社會從自民黨勝選當天安倍在記者招待會上的發言中沒有看到這種希望,反倒讀出了某種擔心。好在安倍之后有關暫時推遲向釣魚島派駐公務人員的表態,使中日之間的緊張氣氛沒有進一步升級。
記得也是12月25日,一年前的這一天民主黨時任首相野田佳彥對中國進行了國事訪問。他當時強調優先處理的內外兩件大事,雖然表述不同,但核心內容與安倍首相追求的目標大同小異。一年過去了,結果怎么樣呢?此次眾議院選舉,日本國民給了民主黨徹底否定的答案。至少民主黨在對外關系處理上是徹底失敗的。野田內閣本以為只要加強日美同盟關系就可以萬事大吉。但金融危機后自顧不暇的美國,不僅在經濟上沒能給日本帶來任何好處,反倒是在政治外交方面給日本出了不少損招兒,讓日本啞巴吃黃蓮,有苦說不出。釣魚島爭端就是石原慎太郎在美國訪問期間自認為得到了美國人的支持而挑起的。
野田與石原本來不是一路人,但卻被石原綁架了。被綁架的不僅僅是民主黨,整個日本甚至中日關系都沒能幸免。石原很狡猾,因為他知道只要把領土問題挑出來,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就會成為擺設,再多的友好團體也會變成啞巴,多高明的政治家都會變成傻瓜。只有這樣,他才能按照自己的設計乘亂出山,完成其政治目的。但是石原的目的也沒有完全實現,因為事情的發展似乎出乎他的預料。中國沒有像過去那樣一再忍讓,系列的反制措施讓日本在很多方面丟了分。中國人講歷史,日本就是通過侵略戰爭竊取他國領土并破壞二戰成果的國家;中國人講法理,日本就是偷換“無人島”與“無主地”概念的強詞奪理國家;中國人講原則,日本就是政府與右翼勾結、不斷改變釣魚島現狀的國家;中國人講信譽,日本就是連自己前輩先賢許下的承諾都不敢承認的背信棄義的國家……其他還有許多可以或無法用數字表明的直接或間接損失。因此,“購島”鬧劇一出來,“主動挑釁”就和“日本”劃等號,結果肯定是日本必輸無疑。所以有日本朋友說,石原是日本二戰后最大的“賣國賊”。
那么,是不是野田不夠聰明,我看不是。野田確實在外交上犯了一個非常嚴重的錯誤,就是在政治判斷上出現失誤,沒有認識到中日戰略互惠關系的重要性,也缺少中日合則兩利、斗則俱傷的基本常識。喜歡投機的石原從日本政府年初給釣魚島周邊無名島命名的小動作中看到了機會,提出了“購島”主張并裹挾民意逼野田就范。連美國人都承認“國有化”是改變釣魚島現狀行為,中國政府和人民當然不會答應,這就是釣魚島爭端發酵的真正原因。那么,是不是民主黨執政經驗不足?我看也不完全是。因為釣魚島問題不是今天才有的,它至少已經存在了百年以上,并貫穿于中日邦交正常化始終。過去40年之所以沒有那么突出,是因為中國和日本之間有一個合作發展的大方向,有四個政治文件精神作指引,有兩國老一輩領導人的智慧與約定,也有兩國歷屆政府在處理這一敏感問題上達成的默契與配合。后人如果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法,只要按照前人成功經驗,確保不去碰它。一旦有漁民去打了魚等,按照慣例,要么通過協商解決,要么先擱置爭議就行了,怎么會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一旦右翼出來折騰,要么可以置之不理,要么趁早堅決管住,怎么一個大活人還會給尿憋死?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