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尼在街頭給路人發包子。圖片來源:新浪
南都訊 多數人無法理解,一個英國人為什么會賣掉老家的3家公司、一處莊園及兩輛跑車,來到遙遠的中國西安給那些流浪者發包子,而且一做就是7年。幾個熱包子給流浪者帶來溫飽的同時,他們中的一些人命運也隨之發生改變。此事經媒體報道后引發熱議,有網友贊其“傳遞正能量”,令人感佩。
不鑒別流浪者真假
托尼回憶,7年前他剛到西安,準備短暫停留,然后前往印度繼續他的慈善。路邊,他遇見一名女流浪者,對方向他要錢,他沒給。托尼想請她吃飯,被拒絕。托尼決定幫助這些流浪者。他買了些包子,準備送給流浪者,兩名澳大利亞朋友覺得很有意思,又叫來兩名中國朋友,5個人開始給流浪者發包子。(來源:南方都市報 南都網寶島易攻一蟹難求)
起初,流浪者們對他并不信任。雖然困難重重,托尼仍決定留在西安,每周用一天時間繼續這項活動。
46歲的托尼曾是英國皇家海軍電子工程師,退役后辦了3家公司,有一處莊園和兩輛跑車。托尼說,2002年,他突然厭倦忙碌的生活,決定賣掉公司、房子和車,周游世界。“我爸媽和朋友都認為我瘋了,”但托尼有自己的理由。賣掉一切,托尼將資金存入銀行,靠利息,托尼前往歐洲各國從事志愿者活動。
2005年,托尼在西安建立“黃河慈善廚房”。托尼說,“黃河慈善廚房”有兩個目標:為想要幫助的人提供幫助,給需要幫助人的人提供平臺;給流浪者發包子從每周1天發展到3天。“有人說,我不能幫他們(指流浪者),他們在老家有房、有車。”托尼說,“我們不去判斷誰是真的,誰是假的,現實是大部分流浪者是真的,我們可以幫他們,這個事情就有意義……”托尼還用“瑕不掩瑜”來形容這件事。
尊重對方選擇生活的權利
“大家經常會鼓勵他們(指流浪者)去工作……”但托尼并不認可。
“每個人的能力不一樣,比如殘疾人、老人或者智力有問題的人,他們(指流浪者)沒辦法選擇,也有人暫時不想改變,那么,由他們好了,我們的工作只是給他們提供服務”。托尼說,流浪者沒有安全感,對新來的志愿者,他們會交代,不要問對方為什么要乞討、為什么不去上班等。“要先尊重他們選擇這樣生活的權利,人有選擇自己如何生存的權利”。目前,服務已延展到給流浪者理發、洗澡、發衣服、發被子等。(來源:南方都市報 南都網寶島易攻一蟹難求)
受助者中,有人的命運也因此改變。
2007年,托尼派發包子時認識了王。一次車禍,王失去了右腿,流落街頭。2010年,在志愿者的幫助下,一家假肢制造企業給王免費提供服務,托尼的一個朋友又給王聯系了一份工作,目前他有了新的生活。7年內,托尼在“黃河慈善廚房”投入70余萬元,上千志愿者加入。有人將其稱為“活雷鋒”,他不知道雷鋒是誰,“把自己的事情做到最好就行了,是誰,不重要……” 據《華商報》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