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位于巴基斯坦阿伯塔巴德的“基地”組織領導人本·拉丹遭襲的地點(5月3日攝)。 新華社發(齊尚-尼亞齊攝)
這是2001年9月17日于美國聯邦調查局網站上公布的本·拉丹通緝令。 新華社發
【美聯社華盛頓5月2日電 】美國高級官員今天說,在擊斃本·拉丹的行動前后,美國曾利用多種手段來確定他的身份。隨后,他的遺體被一艘美國航母安葬在了北阿拉伯海中。
手段一:妻子確認
這位“基地”組織領導人的身份得到了一位據信是他妻子的女性的確認。本·拉丹有數名妻子,而在美軍發動突襲時,這名妻子正在本·拉丹位于巴基斯坦的豪宅內。
情報官員還稱,美軍在突襲過程中搜集了不少檢驗樣本。這名官員未對這些樣本進行詳細說明,但他表示,中央情報局的一個小組正在對這些樣本進行分析。
這位情報官員說,通過利用從數名本·拉丹家庭成員身上采集的DNA樣本進行比對,幾乎可以肯定這就是他的尸體。
官員并未立即說明進行DNA測試的地點和方式,但這項測試能夠解釋為何奧巴馬總統在周日晚間向全世界宣布本·拉丹的死訊時如此有信心。奧巴馬沒有就身份驗證的過程進行詳細說明。
前美國聯邦調查局資深科學家布魯斯·布道爾說,在合適的環境下,DNA驗證可以很快完成。
據信,美國在9·11事件發生后的幾年里搜集到了本·拉丹家庭成員的DNA樣本。正是9·11事件引發了美國領導的對阿富汗的入侵。目前還不清楚美國是否擁有指紋或其他可以在現場驗明尸體身份的手段。
美國官員稱,該國精英反恐部隊利用直升機空降的方式對這名“基地” 組織領導人的豪宅發動了突襲,在交火過程中,本·拉丹被擊中頭部身亡。官員說,美國特種部隊在沖入豪宅后與本·拉丹進行了面對面交火。
美國官員還稱,本·拉丹的身份是通過“面部識別”技術確認的,它指的是一種比對面部特征的技術。但目前還不清楚美軍海豹突擊隊是如何進行比對的。
美軍在將本·拉丹海葬前,還對遺體進行了拍照。但迄今奧巴馬政府尚未公布任何照片。
一名官員在五角大樓今天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本·拉丹的遺體在美國海軍“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上時經過了清洗,并被包裹在白色裹尸布中。
他說,遺體被放在“一塊平板上,隨著平板的傾斜,遺體迅速滑入海中”。
【美國《洛杉磯時報》網站5月2 日文章】題:DNA如何確定尸首是本·拉丹本人的
在突襲行動結束后,分析人員使用了一系列手段來確定本·拉丹尸體的身份。其中之一便是遺傳基因分析法,這種測定DNA類型的方法已經普遍使用了許多年,通常是用來確定罪案受害者的身份,以及解決父子血緣關系問題等。
布里格姆婦科醫院醫學遺傳學家、哈佛大學醫學院教授弗雷德里克· 比伯向我們解釋了遺傳基因分析法是如何進行的。
本·拉丹DNA檢測方式的細節目前還無從得知。但比伯說,DNA鑒定人員通常會將尸體或尸體的部分組織與一個來自已知個體的參考樣本進行對比,這種參考樣本可能是活組織樣本、血液樣本,甚至有可能是從牙刷上提取的細胞樣本。如果沒有參考樣本本·拉丹的參考樣本似乎就不存在,鑒定人員會利用從一名或多名近親身上提取的DNA進行間接鑒定。
一旦獲得了來自各種來源的樣本,分析人員將從每個樣本中分離出同一個DNA片段,拷貝多份,隨后將這些拷貝放入機器中,以分析基因標記即DNA指紋圖譜。這種基因標記是研究對象的家族遺傳標志。比伯說,通常DNA測試能夠檢測約15 個此類基因標記。
通過觀察各個樣本間的異同,分析人員將能計算出2個或多個人擁有親緣關系的可能性。
兩個沒有親緣關系的人擁有同樣基因標記的可能性很小。三個有親緣關系的人擁有不同基因標記的可能性更小,以此類推。比伯說:“涉及的親屬越多,計算結果就越準確。”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