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金融時報中文網今天發表題為“中國改革再起步”的文章稱,3月14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以在中國政治家中不多見的坦率言辭,回答了14名中外記者提出的問題,既涉及貧富差距、房地產市場調控等民生話題,也未回避敏感話題。
文章說,溫家寶在卸任之前的最后一次“兩會”記者招待會上的坦誠和直接,可以說超越了許多觀察者事先的期待。例如,在談及政治改革時,溫家寶重申,改革到了攻堅階段,沒有政治改革的成功,經濟體制改革不可能進行到底。他在談及個人工作時所表達的“歉疚”之情,以及“我獨立的人格不為人們所理解”的表態,獲得了民眾的同情和認可。溫家寶還表示在任職最后一年將推進一些棘手改革,“不留給后人”,包括調整收入分配體制、出臺農村集體土地征收補償條例、實現城鄉養老保險全覆蓋、推進扶貧等。這些改革確實契合了當前中國的迫切需求,但除這些局域性改革外,中國改革需要更大程度的系統規劃與頂層設計,例如,將“十二五”規劃確立的一些目標真正落到實處。文章最后認為,2012年中國兩會閉幕之日,應當成為進一步的改革開始之時。
泰國媒體15日突出報道溫家寶總理14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記者招待會上的講話內容。《曼谷郵報》說,溫總理在講話中談到了中國進行政治改革的緊迫性。《民族報》以“中國總理呼吁進行政治改革”為題對講話內容進行報道,并配發了溫總理在記者會上的大幅照片。
中文的《星暹日報》當天刊登了14日溫家寶總理答中外記者問的全部內容。《世界日報》則在頭版位置對溫總理的部分講話內容進行了突出報道。
15日,克羅地亞主要媒體均用大篇幅報道了中國兩會閉幕和溫家寶總理答記者問的有關情況。克羅地亞《信使報》說,中國總理在回答記者提問時提到要堅持不懈地進行政治體制改革。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產生了分配不公、誠信缺失、貪污腐敗等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不僅要進行經濟體制改革,而且要進行政治體制改革。
文章還援引溫總理的話報道說,中國將經濟增速調低到7.5%,其主要目的就是要真正使經濟增長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上來,實現高質量的增長,使中國經濟發展擺脫過度依賴資源消耗和污染環境,真正使中國經濟的發展最終惠及民生。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