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資深研究員阿爾溫德·蘇布拉馬尼安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預計中國經濟將繼續保持較快增速,這將給其他國家帶來正面溢出效應;同時,中國也需通過深化經濟改革來突破面臨的結構性瓶頸。
曾擔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研究部助理主任的蘇布拉馬尼安說:“中國經濟如延續當前快速增長勢頭,對其他國家來說無疑是利好消息。”他表示,隨著中國經濟發展,很多民眾擺脫貧困并改善了生活條件;而且快速增長的中國經濟支撐了很多國家的出口,為全球經濟復蘇提供了巨大市場需求。
蘇布拉馬尼安在近期出版的著作中指出,若以國內生產總值、貿易額、資本流等關鍵經濟指標衡量,中國經濟實力超越美國的時間會比很多人預期得更早。他預測在未來20年間,中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將保持年均5.5%的增速。
蘇布拉馬尼安是中國經濟增長的樂觀派,但他也指出,要提高中國經濟增長質量,必須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堅持經濟增長模式轉型的大方向,逐漸消除一些經濟領域中存在的價格扭曲現象,降低對出口和投資的依賴,加快服務業的發展。
他認為,當前中國經濟增長強勁,各方面條件相對優越,很多行業擁有進行經濟轉型改革所需資源,因此當下是推進經濟轉型改革的有利時機。
蘇布拉馬尼安指出,在當前全球各國經濟、金融、市場聯系日益緊密的背景下,中國在應對國內經濟改革挑戰的同時,也需兼顧其國際領導力。他認為,應進一步增強中國在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重要國際機構中的話語權。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