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鄭州市長城路一處西瓜服務銷售點被眾多牌友占據
映象網訊(記者 夏萍/文 張曉冬/圖)一到夏季,西瓜是必不可少的水果。一個小小瓜攤,對于城市而言只是一個不顯眼的角落,卻承載著瓜農一年的生計、市民日常生活的需求。可記者走訪發現,今年政府為瓜農精心準備好的西瓜銷售服務點,卻成了擺設。
今年西瓜銷售服務點啥情況?
瓜農不進棚,瓜棚成麻將室
西瓜銷售服務點,顧名思義,是專門用來賣瓜的。再一想,這是一項專門服務“瓜農”的惠民工程。可是記者經過一天的走訪發現,貌似瓜農并不太“領情”,大多數西瓜銷售服務點都處于閑置狀態。
昨日上午8時,在鄭州市長城路北邊的人行道上,自西向東分布著四個西瓜銷售點,每個棚子上方寫著“中原區西瓜銷售服務點”,然而無一位瓜農進駐。而距此銷售點不遠處的綠都城小區門口,停放著四五輛賣瓜的農用三輪車。
記者發現,四個西瓜銷售點最靠西邊的棚內,附近的市民擺放了兩張麻將桌打起了麻將,玩得不亦樂乎,熱鬧極了,儼然成了麻將室。而挨著的另外三個西瓜銷售點,里邊扔著一些香蕉皮和西瓜皮,還有幾個小孩在里邊玩。
多個瓜棚“孤零零”,無瓜農“問津”
隨后,記者又來到潁河路上,在原洛達廟村對面的潁河路北邊人行道上,兩個西瓜銷售點孤零零地“站立”,仍然沒有瓜農進駐,而距此不遠處的潁河港灣小區門口卻停放了三輛賣西瓜的車子。
崗坡路上和位于北三環附近的福利院路上,所有的西瓜銷售點內都是空無一人。
記者走訪中,發現市區其他地方西瓜銷售點“遇冷”的情況也不少。
為啥瓜農對西瓜銷售點“不來電”?
原因一:瓜棚離小區遠,賣瓜送瓜不方便
專門為瓜農設置的西瓜銷售點,卻被瓜農“打入冷宮”,很多人都會好奇,到底啥原因啊?
孫師傅是中牟的一位老瓜農,每年整個夏天都會穿梭在鄭州的大街小巷,有時會帶上老婆、女兒,就是為了能夠賣更多的瓜。孫師傅說,很感謝政府能夠給瓜農想那么周到,但他從來沒有入駐過西瓜銷售點。一開始害怕會收費,后來知道免費了又感覺會影響生意。
“西瓜銷售點設立的地方都不在小區門口,人流量不大不說,給市民送瓜也極不方便。”與孫師傅有同樣觀點的瓜農不在少數。
原因二:瓜棚底下“不好乘涼”,吸引不了人氣
在采訪中,一些瓜農向記者吐槽,西瓜銷售點是用帆布搭建的,雖說下雨時能擋雨,可一出太陽,里面就像蒸籠般悶熱,沒有市民愿意到里邊挑瓜買,銷售量趕不上小區門口。
原因三:開車賣流動性強,不好賣就換另一個地方
也有瓜農表示,在車上賣瓜,機動性強,這個小區門口不行,開著車子就走了,可以到其他地方去賣。如果在銷售點內賣,還要來回裝卸實在不方便。看到西瓜銷售點遇冷,許多市民覺得這挺尷尬的,好心沒辦好事。
西瓜銷售服務點“家長”啥態度?
“家長”要攆走“麻將”,為瓜農進駐“騰地方”
本是用來賣西瓜的,卻成了市民的麻將室。記者將此事反映給了該路段的管轄區鄭州市中原區相關單位。一位張姓工作人員表示,他們會立即通知轄區社區工作人員加強管理。
張姓工作人員說,按照鄭州市西瓜辦的工作要求,今年中原區設立了80個西瓜銷售服務點,已于6月下旬全部設立到位。而對于西瓜銷售服務點被瓜農“冷落”的現象,他坦言,他們做的是承接服務工作,不具備強制性,是否入駐要看瓜農自己的意愿。
今年建390個西瓜銷售點,正逐個驗收
昨日,記者從鄭州市西瓜辦了解到,今年鄭州市要建立390個西瓜銷售服務點。考慮到鄭州市的交通環境,所以數量相比去年少了些。目前已經對金水區、中原區、管城區、二七區進行了工作驗收,全部合格。接下來,還將對其他區逐個驗收。
接納瓜農“吐槽”,“大家長”稱“號召加引導”
對于瓜農對西瓜銷售服務點“不受待見”的原因,鄭州市西瓜辦工作人員李建軍說,西瓜銷售服務點都是設立的臨時銷售點,是辦事處或社區根據實際情況來選取的地址,可以隨時移動。
“因為這些銷售點都是臨時的,所以要求不能過高。”李建軍說,每年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前期也進行了市場調研,與瓜農溝通交流了一些實質性問題。但西瓜銷售點只是一個彌補手段,并不是西瓜銷售的主要方式,大量西瓜還是主要靠大型農貿市場、超市等人流密集的場所來流通。
他解釋說,西瓜銷售點的存在,不是只能在瓜棚里面賣瓜,在銷售點附近的區域內,瓜農都可以賣瓜。西瓜銷售點只是一個過渡的手段,西瓜辦不僅要為瓜農服務,同時還要兼顧市民的利益,對城市的綜合發展也承擔著責任。臨時手段,不能按照成熟的模式去要求。
針對瓜棚“遇冷”,李建軍表示,西瓜銷售點所輻射出的問題不僅僅是西瓜銷售,更是關系到城市管理模式。下一步,他們會根據實際情況對瓜農進行引導、組織和號召,但并非強制。
瓜農到底想要個啥?
啥服務也不要,只要“別攆”就行
在西三環隴海路橋下面避雨的40多歲的瓜農、中牟人孫師傅(和文中第一部分的孫師傅不是一個人,但是一個村的),賣了十幾年的瓜。每年在鄭州賣瓜最大的感受就是被執法部門攆得“心慌”。
孫師傅說,政府真想實打實地為瓜農好,只要“別攆俺們”就行了。與孫師傅有同樣心聲的人不在少數。記者在不同路段詢問的7位瓜農中,共同的心聲就是他們什么都不缺,不需要提供降暑產品,不需要提供飲水,甚至不需要提供瓜棚,只要執法部門別攆他們就行了。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