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庵頭村干部何四法(左)與何群明夜間巡邏中
映象網訊(記者 李亞林/文圖)“天干物燥、小心火燭……”也許,聽到這句話的時候,你的腦海中會浮現(xiàn)出常在影視劇中出現(xiàn)的守夜人巡邏打更的畫面。但在三門峽市澠池縣英豪鎮(zhèn)西庵頭村,由村干部和黨員組成的義務巡邏隊卻17年如一日,堅持為群眾打更守夜。
【深夜】
小山村里的“守夜人”
8月7日晚上10時許,地處豫西山區(qū)的澠池縣英豪鎮(zhèn)西庵頭村已是夜深人靜,久違的小雨似乎更能浸潤人的心田。這段時間,村民們正忙著抗旱,勞作一天的他們早早就入睡了,沙沙的雨聲和間或傳來的幾聲犬吠,使得這個小山村愈發(fā)靜謐安詳。
雖然已經是深夜,西庵頭村委的院子里還亮著燈光。一間辦公室內,村主任何四法和村監(jiān)委會委員何群明正往身上披外套,收拾好后,兩人分別拿起桌子上的一個手電筒和一面銅鑼出門了,今天夜里輪到他們搭班巡邏村子。
“哐……哐……”在村里每走一段路,何群明就會敲兩下拎著的鑼,一旁的何四法則不時四處晃著手中的手電筒,仔細查看沿路村民家院外的情況。“這家有小孩兒,別敲鑼,用手電照照”、“留心腳下,下雨路滑”……一邊巡邏,何四法一邊還提醒著同伴和隨行的東方今報記者。
“老何,今兒晚又值班啦?”巡邏至西庵頭村第二村民組時,正在關院子鐵門的村民何小乙走出來跟何四法兩人打招呼,拉了幾句家常。東方今報記者了解到,何小乙家院外有一個豬圈,里面養(yǎng)了8頭豬,他平時起夜時偶爾會查看一下,“有你們巡夜,俺就踏實去睡了。”何小乙笑著說。
一個小時后,整個村子巡邏了一遍,返回村委辦公室休息時,何四法告訴記者,每次夜里巡邏的村干部黨員為兩個人,從晚上10點到次日凌晨5點。“也沒啥可采訪的,都是該做的事兒。”55歲的何四法憨厚地笑著稱,說白了,一面鑼、一個手電筒和一件夜里御寒的衣服,再加上一顆熱情細致的心就是全部。
【堅持】
17年堅持 為讓群眾睡個安穩(wěn)覺
為群眾“打更守夜”,西庵頭村的村干部、黨員從1997年開始,如今這個習慣已經堅持了17年有余。夜間巡邏是義務的,主要是排查村里的隱患、提醒村民防火防盜,起初只有村干部值班,在他們的帶動下,村里的黨員也積極參與進來,現(xiàn)在有9名村干部和11名黨員輪流值班夜巡。何四法說,平時村里都是定期巡邏,每逢春節(jié)、夏秋農忙時節(jié),則會天天夜間巡邏,并要求值班人員“不漏一條街道小巷、不放過一個可疑人員、不留一處安全隱患”,目的是讓群眾睡個安穩(wěn)覺。
“當初之所以巡夜,是因為以前多出現(xiàn)偷盜情況,自從村里開始夜巡之后,小偷也不敢來村里了。”何四法說,2006年,村里安裝了5個監(jiān)控攝像頭,村口兩個,村里3個,安全就更有保障了。
夜間巡邏時,每次遇到可疑的車輛,值班的村干部、黨員都會上前盤問一番;看到哪個村民家的大門沒關好,或者摩托車停在外面,都會及時提醒。西庵頭村的村民家中多飼養(yǎng)有豬和羊等家畜,村民們尤其關心這一方面的安全問題,但在村干部、黨員的夜間巡邏下,偷盜事件鮮有發(fā)生。
有了這個習慣之后,西庵頭村的村干部、黨員在安全意識上也得到了加強,除了夜間巡邏提高警惕,白天也多會留意村里的一些安全隱患。一次,在夏收期間,村民何栓來家的手扶拖拉機停在了農田里,中午回家吃飯時麥田突然失火,不遠處的何四法看到這一幕,當即招呼人趕去滅火,并合力將手扶拖拉機推了出來,避免了更大意外發(fā)生。
【獲贊】
“沖著這樣的村干部
我們才來投資”
在西庵頭村采訪的兩天,何四法和村里的干部、黨員正忙著和群眾一塊抗旱,由于這次旱情嚴峻,村里首先要保證解決的是人畜飲水問題。原本家家戶戶都已經通上了自來水,飲水問題早就解決,卻因為水泵的突然“罷工”讓大家有點心急。
8月8日一早,不顧夜間巡邏的疲憊,短暫休息后的何四法再次來到澠池縣縣城,村里壞掉的水泵在當天就被送去檢修。這次,何四法得到的消息是“水泵很快就能修好”,他略帶焦急的臉色才有了些許舒緩。
今年46歲的村民何紅群告訴記者,每年村里都會給群眾承諾辦好一到兩件實事,在村干部的努力下,現(xiàn)在不但家家通了自來水,還建成了全縣第一條“村村通”公路,整潔的水泥路還鋪到了各家各戶門口,實現(xiàn)了“戶戶通”公路。
“從1997年到現(xiàn)在,我們村的兩委班子連任了5屆,這么多年來沒有發(fā)生一起上訪事件,說到群眾的認可,這也許就是吧。”西庵頭村黨支部書記何景才坦言,眼下,該村引進了烤煙新技術,在全縣率先建起大型密集式烤房,高標準建成了文化大院,并招商引資為群眾致富謀出路。2007年,該村就成了澠池縣新農村建設的典型,被三門峽市委、市政府命名為“三門峽市文明村”。
澠池縣英豪鎮(zhèn)黨委書記左中軍說,現(xiàn)在西庵頭村形成了煙葉、辣椒、桃子種植和勞務輸出4個特色產業(yè),農民人均年純收入在7000元以上。2012年5月份,總投資1.2億元的澠池鑫地牧業(yè)有限公司年出欄10萬頭優(yōu)質商品豬產業(yè)化項目在西庵頭村奠基,可解決方圓4000畝山地的灌溉、施肥,帶動1000戶農戶從事果樹和無公害蔬菜種植。
“我們前期做了不少考察,之所以來這個小山村投資,說實話,是沖著這樣負責任的村干部,我們選對了。”澠池鑫地牧業(yè)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立志坦言。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