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醫不便的群眾、偏遠地區的學生、農村空巢老人等是社會管理中容易被忽視的“短板”。蘭考縣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把補齊這些民生短板作為“整改落實、建章立制”階段的重點,集中精力抓好一批打基礎、管長遠、惠民生的實事,讓這些群體體驗到教育實踐活動帶來的新變化。
幸福院里幸福多
“村里有了幸福院,給咱晚年排憂難;鍛煉身體很重要,健身器材門前安;象棋撲克麻將牌,娛樂用品樣樣全;歡度晚年心情好,延年益壽沒煩惱;兒女外出打工去,不在身邊也心安。”7月30日,蘭考縣三義寨鄉南馬莊村幸福院的耿得宇老人高興地向記者念起了自編的打油詩。老人稱贊的幸福院是蘭考縣近期啟動的170個農村幸福養老服務機構中的一個。
在南馬莊村西頭的一個院子,6間平房被粉刷一新,娛樂活動室、廚房、宿舍、健身器材一應俱全。
今年6月份,幸福院投入使用以來,村里的獨居老人有了一個好去處。老人們一起在廚房做飯,一起打牌娛樂,相互照顧生活起居,歡聲笑語時常在院子里回蕩。
據介紹,今年以來,蘭考縣投資630多萬元,對谷營、儀封等鄉鎮敬老院進行了改建和維修,啟動建設170個農村幸福養老服務機構,集中養老覆蓋面進一步擴大,集機構養老、居家養老、社會養老于一體的保障體系正在形成。
城鄉孩子一同起跑
雖然是盛夏酷暑,但固陽鎮中心幼兒園建設工地上卻是一派緊張施工的景象,一座能容納9個標準班、270多名兒童就學的嶄新標準化幼兒園正拔地而起。
據介紹,該園將于年底前完工,明年的新學期,孩子們就可以在明亮的教室中享受正規的學前教育。屆時,固陽鎮也將結束沒有公立幼兒園的歷史。未來的固陽鎮中心幼兒園計劃引入先進的教育模式,讓村里的孩子能享受跟城里同樣的幼教資源。
不讓農村娃輸在起跑線上,這是蘭考縣不惜投入著力解決的民生問題之一。今年以來,蘭考縣投資3300萬元建設12所鄉鎮中心幼兒園,并對2所初中、2所高中的學生宿舍進行改造,重點加強47所偏遠學校的師資力量,持續推動全縣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讓城鄉孩子共享普惠教育陽光。
就診不再跑縣城
7月31日,窗外依舊是高溫酷熱,張君墓鎮東馬莊村的劉合選躺在寬敞的鎮衛生院內科第五病房內,享受著中央空調吹來的習習涼風,很是愜意。該換藥了,輕按一下呼叫器,十幾秒后,護士過來更換液體。“真是方便啊。”劉合選笑著告訴記者,“以后看病再也不用光往縣城跑了。”
記者在張君墓鎮衛生院看到,剛投入使用不久的4層病房樓寬敞明亮,病室秩序井然,一些在縣城大醫院才能看到的呼叫系統、中央供氧系統,地暖中央空調系統等硬件設施齊備。
據該院院長陳景賢介紹,張君墓鎮人口近9萬人,原來的衛生院只有99張病床。就診高峰期時,病床十分緊張,“一個十多平方米的狹小病房最多放過5張病床,走廊里都是加床”,很多病患只能轉到幾十公里外的縣城就診。
今年以來,蘭考縣持續加強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重點完善鄉鎮衛生院和標準化村衛生室,三義寨、許河、張君墓等5個鄉鎮衛生院就診環境得到明顯改善。(記者翁 韜田建光童浩麟)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