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有軌電車規劃圖
常規公交、有軌電車、出租車、BRT、地鐵……《洛陽城市綜合交通發展戰略規劃》顯示,越來越多“高上大”的公共交通形式未來將在洛陽上馬,4條地鐵軌道交通、8條新型快速公交線路、10條公交專用道等已經被納入《規劃》范疇,您更期待哪種交通方式呢?
新型快速公交:擬建8條線路,有軌電車和BRT二選一
城市公共交通是一個城市的重要基礎設施,市民們每天生產生活和社會交往都離不開它。《規劃》建議,洛陽要形成以軌道交通和有軌電車等快速大容量公共交通干線網為骨干,以地面常規公共交通網絡為主體,以出租車為補充的多模式、多層次、具有競爭力的公共交通體系。
“新型快速公交包括現代有軌電車和BRT,與大運量的軌道交通相比,它們都屬于中運量,要優于常規公交。”昨日,參與洛陽城區交通規劃設計的洛陽城市建設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工程師李志朝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在運量與速度上,有軌電車與BRT同等,有軌電車環保舒適,BRT則機動靈活,兩者各有千秋,目前洛陽尚未確定采用哪種形式。
《規劃》建議設置三橫、三縱、兩觀光共八條新型快速公交線路,分別為道南路線、開元大道線、伊濱區線、瀛洲路線、珠江路線、新街線、濱河南、北線等,新型快速公交線路總長約112公里,與軌道交通換乘站點將達到9個。
道南路線:該線路是軌道交通的加密線,與軌道交通2、3、4號線均有換乘站。開元大道線:該線路是軌道交通的延伸線,加強洛龍科技園區與核心區的聯系。伊濱區線:該線路是有軌電車線路中里程最長的線路,串聯澗西片區、洛南新區和伊濱區,兼有軌道加密和延伸功能。
瀛洲路線:該線路是有軌電車線路中里程最短的線路,是軌道交通三號線的加密線,主要加強澗西片區與洛龍科技園區的聯系。
珠江路線:該線路是軌道交通南北向的加密線,沿途與軌道交通1、2、3號線換乘,主要銜接澗西片區和大學城。
新街線:該線路是軌道交通的加密線,加強洛河南北聯系,沿線串聯老城歷史文化街區、隋唐里坊區以及新區,與軌道交通1、3、4號線換乘。
濱河南、北線:沿洛河南北兩岸,設置于河堤之上,串聯沿線的景點和娛樂設施,以旅游觀光功能為主,兼具城市客運功能。
拖著兩條“長辮子”跑的有軌電車,動不動就“趴窩”的現象近年來頻繁出現于報端。為何規劃還要考慮有軌電車呢?李志朝說,南車集團研發了新型有軌電車,未來或將在洛陽投入使用,“這種電車舒適度可與地鐵相比,使用壽命多在30年以上,而且可以根據線路特點定制車型,與洛陽現有的101、103電車相比,它車頂沒有接觸網,車體內裝置有超級電容,在每個站臺附近都有充電裝置,每充一次電能跑2至3公里,不會再因為車頂的‘大辮子’出問題而歇菜。”
地鐵:擬建4條線路,之前規劃的2號線有調整
2013年8月30日,洛陽地鐵1號線、2號線建設規劃上報國家發改委。開往古都的地鐵,一直備受各界關注。昨日,記者從洛陽市規劃局獲悉,此次《規劃》進一步明確了4條地鐵線路,并建議對局部線路進行微調。
李志朝說,此次規劃沿用既有的軌道交通線網規劃,擬建設4條地鐵,線網總長度102.6公里,車站數63個,其中換乘站8個。“軌道交通作為公共客運體系的骨干,將承擔城市公共交通出行總量的40%以上。”
1號線:貫穿洛陽市老城區東西發展主軸,覆蓋老城區東西向客流走廊,主要解決東西向交通軸線客流,加強洛北地區東西的聯系。
2號線:貫穿洛陽市南北發展軸,覆蓋城市北部、東南部主要客流走廊,聯系洛陽市西工區、洛龍區、經濟開發區,加強洛北老城區與洛南新城區的聯系。
3號線:貫穿洛陽市老工業區和新開發區軸線,覆蓋澗西老工業區、高新技術開發區和洛南新區東西主要客流走廊,聯系洛陽市老工業區、高新技術和經濟開發區,加強洛陽機場與老工業區、高新區以及洛南新城區的聯系。
4號線:貫穿洛陽市南北發展軸,覆蓋城市北部、南部主要客流走廊,銜聯系洛陽市老城區、洛龍區,加強了洛北老城區與洛南新城區的聯系。
“與此前公布線路相比,2號線有局部調整。”李志朝說,原有規劃中,位于2號線的洛陽龍門站、2號線與4號線的換乘站龍門大道站,都距離洛陽龍門站北站房較遠,客流換乘距離過長,建議將其局部線位和車站移至洛陽龍門站北廣場影響區內,并建議2號線建設先于3號線,通過2號線,將3個綜合客運樞紐串聯起來。“這樣乘客坐著地鐵趕火車更方便了。” 公交:10個路段將建公交專用道,全長143公里
據相關資料顯示,目前洛陽擁有各類公交汽、電車共1484輛,折合1532標臺,萬人公交車擁有率為每萬人8.0標臺,在河南省各地市中處于中下游水平。根據統計,2012年日均客運量達到84.7萬人次,公交分擔率為14.2%。
“目前,洛陽公交運力不足,公交路權得不到保證,公交分擔率低,以及場站設施缺乏、現網布局不合理、公交和客運缺乏協調,造成了公交優先難以實現。”洛陽市規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規劃》建議在中州路、王城大道、龍門大道、九都路、漢宮路、武漢路-景華路、解放路、南昌路-古城路、河洛路、開元大道-開拓大道等10個路段建成公交專用道143公里,以提高高峰時段的公交車輛時速和準點率。
據悉,按洛陽公交車輛合理規模預測,至2020年末,洛陽將購置公共車輛850標臺,公交車輛規模達到4047標臺,擁有量指標達到每萬人14.2標臺。按照車輛規模,2020年后各類公交場站用地規模不小于84.73萬平方米,須建成投入使用的公交停車場站有17處,共58.69萬平方米,公交首末站29個,共16.04萬平方米。
2013年8月21日,本報A03版以《下班后無“家”可歸半數公交車露宿街頭》為題,報道了近年來因公交場站建設投入資金嚴重不足,洛陽50%的公交車輛都不能入場停放,給安全生產造成隱患。
《規劃》建議,結合公交可達性分析,洛陽將實行停車地區差別化供應。地區差別化供應的原則是根據不同地區的公交發達程度和道路網容量,對停車設施采取不同的供應政策。停車設施的布局和規模需要充分考慮與公共交通的聯系,在公交網絡密集的區域應適度限制小汽車的使用才能有效地引導客流采用公共交通出行,而在公交網絡相對較稀疏的區域則可以考慮利用私人小汽車滿足交通出行的需求。也就是說,該《規劃》將照亮公交“回家”的路。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