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爺常來這里理發,笑稱來這里,省時省事還省錢
一個58歲的農民,因身體原因不能外出打工,便在洛吉通道與孟津城東游王莊村S314交叉口建立了一個雷鋒服務站。兩年來,為過往行人免費提供熱水,為大車加水,還免費換零錢,為老年人理發,免費看車等。“有困難,就找‘張雷鋒’”村里人都這樣說。“張雷鋒”就是張建超,“人這一輩子時間很短,能活一天,就要干一天好事。”張建超說。
他是個農民,卻用小錢行大善免費提供茶水、看車、充電、理發
服務站位于洛吉通道和S314交叉口處,剛好是一丁字路口,過往車輛和行人非常多。昨日記者一下車,就看到樹上掛的橫幅“免費提供茶水、為大車加水”,旁邊還有塊小黑板,詳細寫著免費提供服務項目共五項。
張建超正在跟幾個老鄉邊喝茶邊聊天,記者表明來意后,一老鄉便說:“這可是我們村里的活雷鋒。”“沒啥好說的,這都是小事,麻煩我一人,方便一群人,為啥不去做呢。”張建超說。
張建超告訴記者,他今年58歲,有3個兒子。兩年前,自己被查出心臟有問題,醫生叮囑不能干重活兒。“在外邊打工習慣了,突然閑下來很不習慣。干脆搭了個棚子,供過往行人及車輛休息喝水。”張建超說,他“裝修”了一下雷鋒站,開個小商鋪,自己干脆住到了雷鋒站里,商鋪賺來的錢除補貼家用外,其余的都投資到這個雷鋒站上。
兩年來,雷鋒站已由最初的免費提供茶水,發展到現在的免費換零錢,免費為電動車充電,免費理發,免費存車等5個項目。“我就是個農民,掙不了大錢,用小錢同樣可以行善,現在生活很幸福。”
有太多的陌生人來這里“消費”他們說想把這種精神傳遞下去
“每天經過這里的人和車非常多,也會有大批自行車隊經過這里,每到夏天,這里人更多,得到過我幫助的人都記不清有多少了。”張建超說,最讓他難忘的是去年8月份的一個山東貨車司機。“那天下午6點多,突然來了個人說自己的車跑到半路沒油了,問能不能幫忙找個加油站。”張建超騎上電動車帶著司機來回折返了3趟買回了汽油,又把車的水箱加滿了水,司機給錢表示感謝,被他拒絕了。四個月后的一天,來了個“陌生人”,掏20元買了包10元的煙,死活不讓找零。“你不認識我,我可認識你,我是來看你的,以后只要走這條路我都會下車買你的東西,都不要找零”。原來“陌生人”就是4個月前自己幫助過的那個司機。“現在每過幾個月那個司機都會來,買東西找的零錢怎么給他都不要。”張建超說。
很多接受過張建超幫助的人來了之后都會說同樣的話“你給別人提供幫助,我們也想把這種精神傳遞下去,我們是沖你這個人才來你這里的。”有的留下聯系方式,甚至有的還要張建超的銀行賬號,“不是自己的,咱不能要,即使再困難,雷鋒站絕對不能倒。”張建超說。
受他影響,很多人加入了雷鋒站他現在最想募捐衣服送給需要的人
“我生病住院的那些天,雷鋒站也沒關門,孩子幫我照看,老伴兒每天會來燒熱水。只要活一天,我就會堅持做一天好事,不為別的,就是不想看別人有困難。”張建超告訴記者,每個星期他都會到銀行換200元左右1元面值的零錢,給坐公交的行人提供方便。還為村民免費理發,“一般都是老年人來這里理發,經我的手理發的人,起碼有上千人”。
“我們村里,誰家有個事,只要打聲招呼,他都會出面解決。”村民張先生告訴記者,受他影響,很多人都加入了雷鋒服務站。
目前,張建超最想干的是,在社會上募捐衣服,送給那些窮人。“去年年底就準備啟動這件事,但因住院耽誤了。現在出院了,就是不知道該從哪里募捐衣服。”張建超說,前段時間張建超自己出資1500元左右,買了鋼構和鐵皮房板,準備再搭建一個棚子,“用來存放募捐來的衣服,行人的自行車也可以放進來避免風吹雨淋。”
如果您有不穿的衣服,不妨撥打本報熱線18837996211或直接將衣服送往雷鋒服務站。地址:孟津縣朝陽鎮游王莊村洛吉快速通道與S314丁字交叉口雷鋒服務站。(記者董楠李曉波文記者張琮攝影)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