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案抓逃隊4名干警(抱花者)凱旋。
22年前,洛陽孟津,縣城一隅,一處小院突發命案。案發時,嫌疑人在洛陽停留時間不足一月,社會關系幾乎為零。伴隨著大海撈針般的追捕,20年,多少孟津刑警帶著遺憾,調離、退休……兩年前,此案第6代追逃組的民警,終在湖北將嫌疑人抓獲。凱旋時,4位錚錚鐵骨的刑警硬漢流下兩行熱淚。
22年前,小城一隅突發命案
1992年9月14日上午,從老家來洛陽打工的21歲青年周明奇,正在準備午飯,而工友張永軍則正巧干完活,來到水龍頭邊洗手。因認為“張永軍洗手時的水濺臟了菜板”的周明奇和張永軍產生了沖突。糾纏中“吃了虧”的周明奇氣不過,轉身拿起做飯用的尖刀,刺向了張永軍。
20年后,歸案的周明奇交代,在捅了一刀后,他“嚇得頭都不敢回”,一口氣跑出了十多公里,從隴海鐵路扒上一列火車,從此開始了他20年的流亡生活。
嫌疑人周明奇在案發前僅僅在洛陽停留了十幾天,幾乎沒有任何社會關系,尋找他如同大海撈針。幾經努力警方確定了周明奇逃跑的方向:南陽鄧州老
家。但當民警趕到鄧州時,周明奇早已不見蹤影。調查工作也隨即圍繞著周明奇的家人展開。周明奇家族龐大,僅親兄弟姐妹就有6人。加上其他親屬,成員數量近百人。辦案民警在孟津、鄧州兩地來回跑了不下百趟,可周明奇卻如同墜入大海的一根銀針,失去了蹤影。
回憶起“周案”,如今已是孟津縣公安局宣傳科科長的謝文靈記憶深刻。十多年前,還是孟津縣局刑警隊一名普通民警的謝文靈,見證了自己的“老師傅”,法醫宋克峰退休。在辦完所有的手續后,宋克峰又回到了刑警隊物證室,從檔案柜中拿出了那個他再熟悉不過的檔案袋并反復向徒弟叮囑:“兄弟們以后用了,你得心里有數”,隨后便帶著遺憾脫下了自己的警服。
經歷“清網”,積案走向第20個年頭
2011年5月26日,一場聲勢浩大的“清網行動”在全國展開。公安部要求全國各地公安機關在年底前,以“全國追逃、全警追逃”的力度,緝捕在逃的各類犯罪嫌疑人。
在孟津,出逃19年的周明奇無疑成為了“清網行動”的“第一標的”。
孟津-鄧州,孟津公安人又一次踏上了這條他們分外熟悉的路。半年中,追逃組外出調查不下百次。然而,尋找近20年的懸案線索談何容易。每次滿載期望地出發,換回的總是一次次的失望而歸。在“清網行動”中雖然孟津警方做出了無數努力,可周明奇依舊沒有現身。
“經歷‘清網’還沒被挖出來,我們曾一度懷疑他是否還在人世。”參與當年案件偵破的民警胡方對記者說。如胡方所言,周明奇是否還活著?他是否已經有了別的身份?無數的疑問堆在了孟津警方面前。
意外聽到的一句話,助警方發現線索
2012年,面對壓在孟津公安人心頭的這塊巨石,孟津公安局局長閆春黎、政委高巍親自選定此案的第六任緝逃小組成員,李陽、李阿鵬等人成為了第6支追逃組的成員。“接手這個事,誰敢說沒有壓力?”回憶起剛剛接手案件的情景。如今已是孟津縣公安局刑警大隊副隊長的李陽回憶說。
2012年9月,孟津警方發現南陽鄧州的周家似乎出現了一些異常。周家這個龐大家族幾代人之間的往來突然變得異常頻繁。經多方了解,警方獲悉:周明奇的母親去世了。趁著這個機會,警方在鄧州布下了海網。然而幾天過去了,眼看周母已入土為安,就在所有人準備又一次帶著遺憾離開的時候,周明奇的兩位親屬低聲道出的一句話,被躲藏在附近的偵查員捕捉。“警察又來了,這事兒可不敢讓湖北南漳的老親戚知道。”
“湖北南漳”“老親戚”,這代表了什么?20年,孟津警方終于看到了希望,追逃組所有成員奔赴湖北南漳。
“咦?這人不是死了嗎?”在南漳,一位看到孟津警方帶來懸賞通告的法醫說。早在幾年前,當地警方曾在一次故意殺人案中,當場擊斃了一名暴徒。而他的長相與周明奇的照片幾乎一模一樣。
照片很快被當地刑警調閱出來。站在電腦屏幕前的李阿鵬興奮地跳了起來,一邊跳一邊喊:“是他,就是他。”此后,照片被傳回了孟津。看到照片,所有人都認定:周明奇已死。
為確保萬無一失,孟津很快將周明奇的DNA信息傳到了襄陽,就在追逃組成員準備收兵回家的時候,一盆冷水當頭澆了下來:DNA比對證明,此人不是周明奇。
誠心打動“周家遠親”逃犯蹤跡終被找到
20年,第一次離周明奇如此近,卻又落了空。眾人的心情如同坐過山車一樣回到了冰點。帶著沮喪的心情,冒著大雪,追逃組4名成員踏遍了襄陽、南漳的大街小巷,分發懸賞通告。
大量的摸排走訪終于起到了效果,警方輾轉找到了一個知情人。據這位知情人講,在南漳有一家人“家里親戚都在南陽”,10年前,他見過一位河南來的青年,此人和自己年齡相仿,姓周,曾在襄陽以蹬三輪為生。
河南,姓周,10年前,年齡相仿,所有特征指向的人只有一個:周明奇。同時,孟津警方又找到了那位年近八旬,湖北南漳的這位“周家老親戚”。一次次談話,一次次做工作。“洛煙不知遞上了多少盒,一句一個叔的叫著”,為了做通工作,民警們用盡各種招數。
人心都是肉長的,周家這位親戚被冒著大雪一次又一次跨省辦案的民警所感動。猶豫良久,他帶著埋怨說出了一句話:“你為啥不早點來?”
“早點來?他去哪了?”
原來,10多年前,周明奇流落到了湖北,曾找過這位遠親,但周明奇并未告知他自己為何遠離家鄉來到湖北。而后,周明奇結了婚,并隨著女方去了湖北十堰。這位“老親戚”只知道周“找的女人叫個蘭蘭。”
20年逃犯終歸案民警感嘆機緣巧合
得到這條重要線索后,孟津的追逃組成員立即動身前往十堰。可就在路上,李阿鵬接到了家里電話,自己的孩子突患腦膜炎,高燒不退,急需住院。
其他人看到了李阿鵬的焦慮,問他發生了什么事。一邊是自己年僅5歲的孩子,一邊是孟津公安人20年來心系的積案。李阿鵬選擇了隱瞞。
連續長途奔波,剛到十堰,警車的兩只輪子便“趴了窩”,由于外出時間過長,4位民警幾近“斷糧”,所有現金加起來只有不到40塊錢。為了省錢,4人圖便宜在街邊買了幾盒“山寨”方便面吃了起來。
在當地警方的大力協助下,幾天后,周明奇漸漸浮出水面。
周明奇如今已41歲,多年前,他以“周明洪”的名字改頭換面,在湖北丹江口(縣級市,屬十堰)隱姓埋名,靠蹬三輪為生,幾年前結了婚,并育有一子。
2012年12月25日上午,在丹江口市單趙路上,一個戴著黑色帽子、茶色眼鏡蹬三輪車的男子,被警方按在了地上。他,便是周明奇。
“老伙計,我該叫你明奇呢還是明洪呢?”李陽問道。聽到熟悉的河南口音,周明奇喃喃低語:“啥都別說了,我跟你走。”
“也許命中注定我要抓到他。”李陽說。在給周明奇戴上手銬,從地上拉起的一瞬間,李陽愣在了原地:0253!周明奇三輪車的編號和自己的警號竟一字不差。
押解回洛,孟津縣公安局為追逃組舉辦了迎接儀式。警車停下的一剎那,20年的辛苦歷程在這一刻涌上心頭,4位錚錚鐵骨的刑警硬漢兩眼含淚,一字一頓地說:弟兄們不辱使命,沒有給咱丟人啊……(記者陳駿通訊員馬少龍文孟津縣公安局供圖)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