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身上發出的新芽
4月14日,本報接到專家來電,高新區丁樓村一株200余歲的文冠果樹,竟遭無知的拆遷者用鋸腰斬。
專家稱這是鄭州市區內唯一齡過百年的文冠果樹,果子非常特殊,與現在培養的新文冠果樹種子不同。大家為它可能死去而長嘆不已。
前日上午,市民劉先生來電稱,本報上個月報道的這株“死”了的樹身上,竟生出了新芽。
“枯樹”發出新芽
5月18日上午,市民劉先生來電稱,他家在長椿路丁樓村西側大謝村,認識這株文冠果樹的主人毛小琴老漢。
“上個月,鄭州晚報報道了丁樓村老毛的文冠果樹被人鋸斷樹身,看了報道我很傷感,這段時間,我回家常路過文冠果樹附近,今天偶然到樹邊去看,發現它的樹身上發了新芽了。”劉先生驚喜地說。
昨日8時30分,記者趕到了房屋全部拆完的丁樓村,村西側,開發商已經把土基挖出墊高,立上護欄用的鋼樁。
翻過大堆的建筑垃圾,記者與植物專家、劉先生一起直奔這株文冠果樹,遠遠看到,有人在樹身上拴了一條紅布。
順著劉先生指的方向,果然從腰斬的鋸口下端,發出一個黃豆大小的新芽。“這是接地氣的地方發出的芽,樹一定是活著的。”他又指著樹根處的兩處芽,只見那兩個新芽,已經有一寸長了,小小葉片都可以看得出來。正是文冠果樹的新芽。
預計今年會長出枝條
民間保護古樹名木的志愿者董云嵐常在這株樹邊巡邏,他說,這株文冠果樹是活文物。
“我們想著今年春天對它的花觀測,沒想到被人腰斬,已經開的花回芽了,非常可惜。”
董云嵐說,市內的不少行道樹,斬了頭后樹身還可以發芽。沒想到文冠果樹也這樣,真不錯。“我看了芽,預計今年可能會長出30厘米長的枝條。”
他叮囑樹的主人,把樹身被鋸而未斷處,干脆鋸掉,把鋸口處用漆涂上,可防水分流失,確保它的新芽有更多的水分。
專家建議最好就地保護
昨日下午,記者與河南省林業科學研究院專門研究文冠果的油料植物專家董玉山教授聯系,董教授對這株文冠果樹研究了多年。
“聽說這株樹發芽了,真是一件高興的事。”董玉山說,林科院專家多次來觀察它的開花、結果情況,并給這棵樹的主人開具了珍貴樹種證明。
董教授說,按常理,這株樹去年還發芽開花,樹干被鋸后,樹根部沒有破壞。“建議就地保護,它應有非常強的萌生力。之前,它根部在房屋墻根處,只能有一小半受雨水,現在房扒掉后,志愿者把它根部的水泥和磚都去掉了,樹周圍所有部位全部接到雨水,今年它的芽可能會生長得更快。”
盡最大努力擴繁小文冠果樹
經過溝通,開發商開發這片小區,規劃時將把這株古樹劃到花壇內。
“現在很多地方為了城市發展,讓大樹進城,以提高新建小區的品位,現在這棵名貴古樹文冠果樹就在城內,為何不加強保護?這是多么好的機遇啊!”董教授說。
“我們估計它不會僅發出這三個芽,如果雨水充足,加強保護,估計它的新芽今年能長成幾十厘米長的枝條,有了枝條這種種源,我們就可以用它的枝條來擴繁,把這株稀有的種苗嫁接到更多樹身上,讓它為人類造福。”
(鄭州晚報首席記者 徐富盈 文/圖)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