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的南陽首屆陀螺大賽上,幾十名壯漢揮鞭打起1368斤的“中華陀螺王”。
5月1日,南陽首屆陀螺大賽舉行,來自武漢鞭陀協會的1368斤“中華陀螺王”的表演讓數千市民大呼過癮。
陀螺大賽的背后是近年來的陀螺熱,記者調查發現,打陀螺在城市老年人中頗為流行,但噪音擾民、安全隱患等問題也隨之而來,由此引出公共場所健身該如何監管的話題。
[現場]
1368斤“中華陀螺王”
亮相首屆陀螺大賽
5月1日,南陽首屆陀螺大賽開賽,600余名愛好者同臺競技,爭奪最佳鞭陀功夫獎、最有創意裝備獎、最佳家庭組合獎等7個獎項。最終王金亭等30多位選手獲獎,年齡最大的77歲,最小的只有1歲零9個月。
當日,來自武漢鞭陀協會的36名壯漢現場表演了打轉“中華陀螺王”。1368斤的“中華陀螺王”系該協會會長高偉2010年花費27萬元從緬甸購買黃花梨木所造,曾創下世界最大陀螺紀錄。
表演開始,4名壯漢同時拉動長達數十米的鞭繩將陀螺啟動,32名壯漢輪番上陣,用長鞭抽動陀螺旋轉,巨大的陀螺穩穩立在廣場中央,在眾人的驚呼聲中,活動推向高潮。
[調查] 南陽市區愛打陀螺的不下3萬人
其實,打陀螺早已在南陽市區流行。2日上午8時,人民路中心廣場,很遠就能聽到“啪啪”的鞭子聲,打陀螺的有六七十歲的老人,也有二三十歲的年輕人,不少高手換著花樣打陀螺,吸引很多圍觀者。
在南陽解放廣場、新華城市廣場、城區淯陽橋北頭廣場,打陀螺的場面同樣火爆。一位陀螺經營者告訴記者,目前南陽市區愛好打陀螺的不下3萬人,隊伍還在壯大。“打陀螺好處大得很,折磨我十幾年的肩周炎好了,腰也得勁了。”打陀螺的張先生告訴記者。
百里奚路光彩市場附近,掛著多家“專業加工陀螺”的牌子,門前擺放的陀螺品種齊全,最大的有60多斤,售價從50到5000元不等,前來購買的市民不斷。
據了解,南陽加工陀螺的中心在光武東路,有幾十家專門從事陀螺加工的經營戶,每天賣出陀螺上千個,產品遠銷鄭州、武漢等地。
[爭議] 陀螺鞭子頻傷人眼
市民投訴鞭聲影響休息
陀螺風靡南陽城,有人喊“爽”,有人喊“痛”。記者采訪得知,打陀螺擾民甚至傷人的事并不鮮見。
“真不敢想象,萬一孩子被打瞎了,這輩子就算完了!”賀女士告訴記者,3月28日晚,11歲的兒子在門口小廣場玩時,被一名打陀螺的男子抽傷了左眼,治病花了2000余元,半個月上不了學。
南陽眼科醫院胡醫生介紹,上個月,她值夜班時就接診了四五名被陀螺鞭子抽傷眼睛的患者。其中一位六七十歲的老人,是自己打陀螺時被飛濺的木屑刺中了眼睛,造成角膜損傷,還有幾名患者是從打陀螺者身邊經過時被誤傷。
新華城市廣場附近一居民告訴記者,去年春節開始廣場盛行打陀螺,早晨從5點到上午8點,長達3個小時,聲音不絕于耳;晚上從7點持續到11點多,有4個多小時,嚴重影響周圍居民休息。
一位市民在南陽“市長書記留言板”上留言:“一天到晚啪啪啪煩死人了,鍛煉方式千千萬,咋會就非要玩這個損人利己的東西?”
[回應] 體育局稱監管難度大
民間協會倡議文明健身
公共場所健身該如何監管?南陽市體育局一位官員說,公共場所健身的監管涉及公安、城管、環保等多部門,難度較大;希望打陀螺者加強自律,不要影響環境,更不要傷及無辜。
而在5月1日的首屆陀螺大賽現場,南陽陀螺愛好者協會(籌建)負責人宋長寶告訴記者,協會已經發出倡議書,倡議大家“文明打陀螺”,不要過早或太晚鍛煉,不要在小區、路邊鍛煉,并建議使用小陀螺健身,“在健身中收獲健康,在健康中享受快樂,在快樂中尊重他人,遵守公共秩序”。
(記者 郭啟朝 通訊員 屈連文)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