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回,孟津縣著實引領了全省家庭農場發展潮流,開創了我市全民創業新模式:2月28日,該縣誕生了全省首家經工商部門注冊登記成立的家庭農場。截至上周四,全市工商部門登記系統能夠查詢到的家庭農場共6家,也全部是在孟津縣工商局登記注冊的。
孟津縣興起家庭農場并非偶然,是政策使然、服務使然、環境使然。
雨后春筍:10余天注冊6家,7家正在辦理中
近日,孟津縣小浪底鎮農民劉文輝,從該縣工商局領到了“孟津縣輝煜家庭農場”執照。這是該縣也是全市第6家家庭農場。
之前,會盟鎮臺蔭村的陸利峰注冊了“洛陽河之南家庭農場”,送莊鎮朱寨村的閆應立注冊了“孟津圖河源家庭農場”,小浪底鎮北達宿村的王小偉注冊了“孟津縣綠洲家庭農場”,橫水鎮鐵樓村的習道注冊了“孟津縣卓興家庭農場”,送莊鎮梁凹村的李曉偉注冊了“孟津林豐家庭農場”。
10余天時間,6家家庭農場誕生。據統計,這6家農場以種植林果、煙草和農作物為主,注冊資本共約900萬元,土地流轉面積2900畝。
孟津縣工商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還有7戶農民已提交申請,名稱也已核準,正在辦理之中。
現身說法:家庭農場大勢所趨
劉文輝自稱是個粗人,但他從今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嗅到了商機。
他說,中央鼓勵和支持承包土地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流轉,鼓勵和支持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他就是看到這個“精神”才萌發了創辦家庭農場的念頭。
劉文輝的輝煜家庭農場,專業種植煙葉,面積近800畝,全部從鄰村農戶手中流轉而來。他算了筆賬:對流轉土地農戶而言,每畝地每年可收租金600元,農忙季節可優先到農場勞作,酬勞可觀;對自己而言,將從規模化、集約化經營中獲得高額回報。
李曉偉的林豐家庭農場以蔬菜種植為主,面積近300畝。他表示,注冊家庭農場只是形式,轉型、提質、增收才是實質。下一步,他將改變以往的粗放種植方式,努力往觀光采摘游方向發展,千方百計提高產品附加值。他表示,農場現已啟動西紅柿、草莓采摘項目,4月底,市民就可到他的農場享受采摘袖珍西瓜的樂趣。
劉文輝、李曉偉等認為,作為一種新概念、新業態,家庭農場尚在探索起步階段,要規模適度,要因地制宜,不可一哄而上。
一臂之力:注冊可享“綠色通道”
這兩年,我市積極實施市場主體提質增效行動,著力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發展活力。孟津縣還提出了“特色農業行動計劃”,在此之前已有不少種植養殖大戶向著家庭農場方向發展。中央一號文件出臺后,孟津縣工商部門及時開啟登記注冊“綠色通道”,扶持農戶做大做強。
降低門檻“扶上馬”。一是放寬登記條件。允許種植養殖大戶使用自己的姓名作為獨資企業或個體工商戶的字號,允許將家庭農場作為企業名稱的行業特點和組織形式。對達到一定規模的新型農村經營主體,其名稱可以申請冠以市級行政區劃。二是放寬出資條件。對申請設立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的農村新型市場主體,不受出資最低限額、出資方式、出資期限等限制。三是放寬住所登記條件。四是放寬經營范圍。五是放寬生產經營方式。家庭農場既可以開展單項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也可以開展圍繞農業相關商品的生產、加工、銷售。六是免收登記費用。七是支持發展特色農業、休閑農業、綠色農業和生態農業,主動服務新型農村市場主體從事觀光采摘農業、大棚生態餐廳、農家樂等休閑農業的經營。
政策服務“送一程”。目前,孟津縣工商部門同時推進紅盾護農、合同幫農、商標富農、經紀活農等多項活動,全方位服務農村新型市場主體。
記者近日獲悉,市工商局將以孟津縣為試點,逐步探索、完善家庭農場注冊、扶持相關規定和制度,進而在我市其他縣(市)區推廣。
(記者 孫自豪 通訊員 趙梅香 李軍偉 王俊偉)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