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報訊 (記者尹江勇)6月4日上午,位于伊川縣白沙鎮的省小麥產業技術體系“洛旱6號”萬畝旱地示范方,迎來了由省農業廳組織的專家組驗收。專家們隨機抽取了百畝高產攻關田中的2.17畝進行現場收割實打驗收,在去除雜質和包裝、按13%含水量折算后,折合畝產為645.3公斤,創造了我省旱地小麥高產新紀錄。
“旱地小麥畝產能突破600公斤,基本達到了水地小麥高產水平,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驗收專家組組長、河南農業大學郭天財教授評價說。
省小麥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省農科院小麥中心研究員雷振生認為,旱地小麥能獲高產,首先得益于我省已培育出一批適宜于旱地種植的高產小麥品種,其次在于節水抗旱栽培技術的推廣和應用,同時也與今年麥播前降雨較多、旱地小麥較往年苗齊苗勻苗壯、整體氣候有利于旱地小麥生長有關。
據“洛旱6號”育種者、洛陽市農林科學院院長張燦軍研究員介紹,“洛旱6號”屬旱地高產品種,于2006年通過國家旱地品種審定,至今已在河南及周邊省份累計推廣1000多萬畝,為目前我國種植的主導旱地小麥品種之一。③6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