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記者熊玉偉
5月28日,鄭州BRT開通3周年。
開通之時,圍繞BRT的利弊之爭如火如荼。支持者充滿期待,反對者提出種種擔心和疑問,最有代表性的擔心就是:快了一條路,慢了一座城。
近3年來,鄭州BRT客流不斷攀升,被迫6次“擴容”,用事實證明這種擔心是過慮了。
鄭州市副市長張建慧認為,BRT取得的成績,總體上得到了市民的認可。
故事
BRT開通近3年
有市民上班僅開過兩次車
鄭州市民王女士,家在桐柏路與農業路交叉口,單位在黃河路與經三路交叉口。
BRT開通前,王女士乘98路公交車上下班,需55分鐘到1個小時。因車技不好,她開車上下班也得用這么長時間。
BRT開通后,王女士上班先坐B1,再轉B18,40分鐘就到單位了。
“坐公交又省錢又快,BRT開通以來,我上班就開過兩次車。”王女士表示,兩次開車,還是因為要到單位拉點東西。
“只要不是回老家,我們家的車都可以‘雪藏’了?!蓖跖空f,現在她上下班,從來都沒想過開車的事。
回望
BRT開通前有人擔心:
“快了一條路,慢了一座城”
BRT開通一周年之際,鄭州公交公司做過一次客流調查,當時有10%的乘客是從私家車上轉移過來的。
但在BRT開通前夕,圍繞利弊,市民展開了激烈爭論。特別是在2009年四五月份,網上爭論出現兩大陣營,爭論的焦點問題就是BRT開通后會不會讓二環道路更加擁堵。
一方認為,BRT開通后,會吸引更多人改乘BRT,甚至會放棄私家車,不會造成擁堵;另一方認為,BRT建在原本就擁堵的二環路上,還占用了兩個機動車道,勢必造成交通擁堵。
當時,一種最為極端的論調就是“快了一條路,慢了一座城”。
鄭州網友“古陵齋主”專門發過一篇博客,分析BRT開通后的種種利好,并預料BRT開通不會造成二環道路擁堵。
效果
BRT3年6次“擴容”,用事實回應市民擔心
2009年5月28日,鄭州BRT在市民的激烈爭論聲中開通。
開通初期,由于很多人沒有適應道路通行方式變化,造成部分路口交通擁堵。
此時,網上爭論再次熱烈,網友們再次拋出“快了一條路,慢了一座城”的說法,并發堵車照片佐證。
在市民的爭論聲中,鄭州BRT逐步走向成熟。
“開通第一天,BRT主支線客流就達到8萬多人。”鄭州市公共交通總公司快速公交公司負責人介紹,之后的時間里,鄭州BRT客流穩步增長。
開通一周年時,鄭州BRT主支線日均客流達到22萬人次。為滿足乘客需求,鄭州BRT公司不斷增加車輛,提高運力。
“截至今年春運,我們連續6次對快速公交‘擴容’。”該負責人介紹,目前,鄭州快速公交系統日均客流在45萬人次,最高峰時達到53萬人次。
“我一直都支持BRT項目,我覺得它會改善二環周邊市民的出行環境?!编嵵菥W友“古陵齋主”表示,從鄭州BRT客運量攀升和車輛不斷增加可以看出,老百姓對這種交通模式的認可和喜愛。
“二環路不是因為開通BRT才擁堵,沒開通時已擁堵?!薄肮帕挲S主”認為,鄭州二環現在不是最堵的,與金水路、花園路相比,二環道路交通情況好多了。鄭州二環道路其實可以更順暢一些,只要把路邊的停車場和非法停車治理好,通行能力肯定比現在強。
采訪中,不少市民認為,BRT的運營狀況,證明市民關于“快了一條路,慢了一座城”的擔心是過慮了。
評價
鄭州市民
用行動認可了BRT
BRT開通之初,鄭州市民圍繞BRT利弊展開的激烈爭論,讓決策部門也有些擔心。
“大力發展公共交通,是解決城市交通擁堵的重要出路。”鄭州市副市長張建慧說,通過快速公交快捷、準時、高效、舒適的公共交通出行系統,引導大家轉變出行方式,放棄私家車,改乘公共交通,這是解決城市交通擁堵問題的一個重要出路。按照這種理念,當初鄭州市決定完善城市公共交通體系,而BRT正是城市公共交通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建設BRT實際上是對鄭州公共交通體系的完善。
“要讓快速公交真正快起來,就要設置公交專用道。而要在擁堵道路拿出一定道路資源,一旦快速公交沒有改變人們出行方式,讓一部人放棄私家車,道路肯定會更加擁堵。”張建慧說,在BRT開通初期,這種擔心也是有必要的。
“事實證明,鄭州快速公交達到預期目的,得到了市民的認可?!睆埥ɑ壅f,從運行情況看,快速公交總體上得到人們的認可。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