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
①
③
④
□本報記者高勇
調查處理走“過場”?
2011年10月12日,本報9版《輿論關注》刊發了記者采寫的《“俺村的事兒誰管管?”》的圖文報道,反映新鄉市鳳泉區潞王墳鄉東同古村“電壓時常過低,用電確實困難”、“垃圾堆積如山,村民苦不堪言”、“污水污染半年,至今沒人管”等問題。文章發表后,引起當地有關部門和領導的重視,鳳泉區委書記李剛作出批示,要求有關部門對反映的問題進行調查核實。2011年11月18日,鳳泉區致函本報反饋了處理結果。
來函稱:“關于反映電壓過低,用電困難問題,目前,正在積極申請配網資金,省公司批復后將盡快安排進行施工,徹底解決此問題。”
針對群眾反映的“垃圾堆積如山,村民苦不堪言”問題,來函稱,“經鄉政府協調,現此問題已經解決到位,垃圾全部被清理干凈。”
針對群眾反映的“污水污染半年,至今沒人管”問題,來函稱,“東同古村兩委十分重視,制訂了具體的落實方案。目前,各豬場已自行開挖了小型化糞池,不再向莊稼地排污,大型化糞池正在進行前期土地、設計工作。”
至此,問題似已解決,本報就將該函編發成反饋文章準備刊發,孰料尚未刊發時,該村的群眾再次來電來信,稱問題根本就沒有解決。特別是到了今年4月9日,本報再次收到村民的來信,傾訴了他們反復遭受的禍殃。
村民“苦不堪言”
這是一封掛號信,16開11頁的信紙,沉甸甸的。
“貴報去年的報道刊登后,在當地特別是區、鄉、村等有關部門引起強烈反響。鄉主要領導親自來到東同古村,負責催促清理全村道路上的垃圾,數天后,垃圾清運完畢。半年多來,清運垃圾雖有所好轉,但并不盡如人意,還請貴報給予關注和監督。關于我村村西鄰村企業肆意排放污水問題,報道后區環保部門的工作人員親臨現場,一段時間后,鄰村排放污水得到治理。關于用電不正常問題,報道后新鄉市供電公司潞王墳供電所等有關工作人員,來到東同古村,只是對村內低壓照明線路稍有整改,卻沒有增加變壓器。這是在做給東同古全村村民看,是自欺欺人。最讓人難以忍受的是,2012年的除夕之夜,全國人民都在歡樂中觀看春節聯歡晚會,而東同古的村民們卻三五成群地站在漆黑的大街上,這是因為:村里停電了!試想,東同古村2500多村民,僅有兩臺變壓器,還要供應村里的照明及養殖業等。除夕夜用電量增大,電壓太低,電壓負荷超載,致使變壓器的跌落保險絲多次熔斷,造成除夕之夜全村多次停電,全村村民苦不堪言。而同樣的除夕之夜,在村東距東同古村僅僅一里左右的新鄉市供電公司佳城110KV(千伏)變電站內,卻是一片光明。”
“佳城變電站建于1993年前后,建在了東同古村的土地上,距今已近20年。自去年貴報報道后,新鄉市供電公司和潞王墳供電所的工作人員又承諾說,在春節前給增加一臺變壓器,在今年3月底以前再增裝一臺,同樣也是直到目前沒能兌現。我們到現在真的沒了脾氣,除了無奈還是無奈。難道真的就沒人能管我們村的事了嗎?我們的要求并不高,僅僅是希望能夠正常用電、正常生活,僅此而已!我們在等、我們在盼,我們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時候,也不知道要盼到哪一年。”
記者調查,問題依舊觸目驚心
上述憤懣傾訴,記者只是略作摘編。
4月17日,記者再次來到東同古村,剛到村頭,就見垃圾堆積如山。在村東的那條南北路上,多處仍然是垃圾成堆,十分雜亂。村北一交叉路口的垃圾和污水,幾乎將路占了一半,紙屑、塑料薄膜等迎風飄舞,污水則順著地勢汩汩南去,不時有臭味撲鼻。而村南丁字路口處一大片的大堆垃圾,占路超過一半。在村小學的北邊,垃圾還是一溜長蛇似的大堆大堆相連。更有一處大堆垃圾,竟然盤踞在村黨支部和村委會辦公大樓的西邊(見圖①)。
走遍村內,不時見成堆成堆的垃圾依舊堆放在空場地或道路上,格外礙眼。在去西溝口糧田的生產路上,一長排大堆大堆的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以及秸稈,將道路占了三分之二以上(見圖②),過一輛架子車都很困難。村外和村頭的垃圾更讓人驚眼,一個十分明顯的特點,“垃圾圍村”現象嚴重,有的垃圾堆甚至是在莊稼地里,麥苗也被壓在了垃圾下面。而在該村的每個出入口處,幾乎都有大堆大堆的垃圾,有的堆積如山。
“為啥不把垃圾運走?”記者問該村的一名環衛工。“我是掃馬路的,不管清運垃圾。有人給錢就拉,沒人給錢誰管?”問一路人有多長時間沒清垃圾了,回答說:“有好幾個月了吧!”
記者再到東同古村西的口糧田西溝附近,發現污水仍然惡臭難聞。污水尚能控制在西溝之內,東邊就是東同古村一些村民的口糧田。一村民說,就怕到了夏天、秋天,雨水一多就會淹了莊稼或蔬菜,過去淹死不少。
北去百米左右,仍見污水流淌。舉目發現,耕地包圍中的一堵圍墻內煙霧繚繞,鐵管中排出的燃燒塑膠似的煙霧隨風飄散(見圖③),記者處在下風頭時,感覺特別難受。再往北走,到了養豬場附近,就找到了污水的源頭(見圖④)。在一個沒有名稱的大型養豬場內,但聞豬嚎狗吠,豬糞遍地,臭氣熏天。縱然記者繞場一周,發現了諸多的大門和小門,卻都有鐵將軍把守。
在養豬場附近,記者不禁想起了鳳泉區委、區政府的反饋意見,引發了極多疑問:這樣的污水還可以利用?東同古的口糧田是荒地?而信誓旦旦規劃的沼氣池呢?120米的渠道呢?大型化糞池呢?這一切讓記者不知就里,也難怪東同古的村民說當地有關部門有作秀的嫌疑。
返回東同古村,說起了該村的用電不正常問題,村民們更是義憤填膺。一張姓村民說:“誰能把咱老百姓的事情掛在心上?難道我們村里的事情真的就沒人能管?”
村民呼吁莫再走了“過場”
一腔困惑,一頭霧水。記者就給該村村支書打電話,欲尋個究竟。但連打幾次,均不接聽。無奈,記者就去了潞王墳鄉,幾經周旋,于4月18日見到了鄉政府的一份反饋情況。有意思的是,鄉里的反饋意見和區政府以前的反饋情況如出一轍,只是在個別字眼和有關數字上做了變動。如解決用電不正常問題,“爭取在夏季用電高峰期前完成”。關于垃圾堆積如山問題,“現此問題已解決到位,垃圾每月至少清理一次形成長效機制,并要求該村按照制度要求將工人待遇嚴格落實到位。”關于污水污染半年沒人管問題,“目前村兩委正在聯系施工方,抓緊施工,爭取7月前完成,徹底解決此問題”云云。
此時,記者唯愿這些“意見”都能落到實處,希望全村2500多口村民早日過上正常的生活。⑦
相關新聞
更多>>